单家桥

十载桥边路,巾车此重过。

秋声连渤海,寒色下滹沱。

避地红尘远,还家华发多。

来时道旁柳,生意稍婆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单家桥》。诗中描绘了诗人十年后再次经过单家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光流转与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十载桥边路,巾车此重过”,开篇即点明了时间跨度与地点,十年间,诗人再次踏上熟悉的桥边之路,乘坐着轻便的车辆,回到了这里。这一句既勾勒出时空的转换,也预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

颔联“秋声连渤海,寒色下滹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氛围。秋天的声音与渤海的辽阔相呼应,寒意从滹沱河蔓延开来,营造了一种深秋时节特有的肃穆与萧瑟。这里的自然景观不仅为诗歌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深刻体悟。

颈联“避地红尘远,还家华发多”,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回归故里的心境。在经历了十年的漂泊之后,诗人终于得以远离喧嚣的都市生活,回到久违的家园。然而,岁月不饶人,归来时已满头白发,这既是对时光飞逝的感叹,也是对人生沧桑的感慨。

尾联“来时道旁柳,生意稍婆娑”,以生动的细节收束全诗。诗人回忆起上次来时,道路两旁的柳树生机勃勃;而今再过此地,柳树似乎也因岁月的流转而显得更加婆娑,充满了生命的韵律。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单家桥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人生的变迁,以及对故乡和过往的深深眷恋。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充满哲思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暮抵德州城下

瞥见漳河水,燕齐两界分。

郡楼融晚雪,津柳挂残云。

病骨寒应倦,乡音近稍闻。

明朝看海气,遥礼泰山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茌平道中感怀

父老迎相问,君今华发归。

云霄身自贵,家国事多违。

具迩差皆尽,同游既已稀。

畏看旧门巷,先有涕沾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铜城望见云翠诸山

归途今日惬,凭轼见吾山。

以尔千岩翠,惭人两鬓斑。

向来多远梦,从此闭重关。

不似终南路,依栖慕世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立春日杨户部庐山谪官河南枉道过访

轩车来远道,执手意何长。

喜对春盘酒,愁分画省香。

士龙名入洛,司马赋游梁。

莫漫悲岐路,雄心在四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