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朝文学家王世贞悼念亡儿果祥之作,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首句“见汝娟娟静”描绘了对亡儿生前温柔娴静形象的回忆,诗人以“娟娟静”三个字表达了对孩子的深深怀念。次句“谁能不解颜”则传达出诗人面对孩子离去无法抑制的悲伤,无人能理解这份痛苦。
“身唯识燕市,骨仅返吴山”两句,通过想象孩子魂归燕市(古代地名,常用来指代远方)和遗骨归葬吴山,寄托了诗人对儿子最后归宿的哀思。接下来,“痛入啼呼外,逢应梦寐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因思念而痛哭,甚至在梦中也与亡儿相逢,悲痛之情深入骨髓。
最后两句“如怜泣成血,他日见探环”运用了比喻,将泪水比作泣血,表达了诗人对亡儿的深切哀怜,以及对未来可能再也无法相见的绝望期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哀而不伤,展现了父爱的深沉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