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斜月半胧明,冻雨晴时泪未晴。
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
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
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夜的画面,斜月微明,冻雨初歇,空气中仍残留着湿润的气息,仿佛带着离别的泪水。词人倚靠在香篝旁,回味着与人的离别对话,心中满是愁绪。窗外鹦鹉的啼声,似乎在无情地报着四更的到来,加重了词人的孤独和思念。
"此恨拚今生"表达了词人对离愁的深深感慨,决心将这份遗憾留存在这一生中。接着,他以红豆自比,寓意相思之情难以寄托,因为红豆虽美,但无根则无法生长,象征着他们的分离无法弥补。
最后,词人凝视着屏风后的山路,那青翠的烟雾弥漫之处,便是对方离去的路程,更是他心中的迷茫和无尽的牵挂。整首词情感深沉,借景抒情,展现了词人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离愁。
不详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饯春无语。
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
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苜蓿阑干满上林,西风残秣独沉吟。遗台何处是黄金?
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夕阳山影自萧森。
海上瀛洲已怕谭,浩然离思满天南。
西风一夜芦花雪,鮀浦秋痕上客衫。
抱江城郭夕阳红,百口初还五岭东。
关吏钓鳌疑海客,舟人驱鳄话文公。
九秋急警传风鹤,万里愁痕过雪鸿。
独倚柁楼无限恨,故山回首乱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