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雨地藏庵

临海草庵小,云中三两间。

偶来逢雨住,几宿共僧闲。

石气冷侵阁,树声秋满山。

黄昏叩门者,知是采樵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逸世界。首句“临海草庵小,云中三两间”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草庵的位置与环境,既靠近大海,又隐于云雾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接着,“偶来逢雨住,几宿共僧闲”描述了诗人偶然在雨后停留,与僧侣共度悠闲时光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石气冷侵阁,树声秋满山”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季节的更迭,石上的寒气似乎渗透到阁楼之中,而秋日的风声则充盈整个山林,给人以清凉与宁静之感。最后,“黄昏叩门者,知是采樵还”以黄昏时分有人敲门的情节收尾,暗示着外界世界的联系并未完全切断,但同时也强调了庵内生活的自给自足与与世隔绝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地藏庵这一隐居之所的宁静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超然与和谐的生活哲学,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远离尘嚣后的那份心灵的平静与满足。

收录诗词(383)

李宪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甲午秋日,同王新亭、颖叔再游大珠山

时愤偶不遣,迹寓情遂滞。

岩穴求故心,悠然复忘世。

理杖追前贤,握手仍夙契。

入谷闻松声,临壑见崖势。

清泉穿石底,奇峰表天际。

海堧自阴淡,霜野转明丽。

犬吠秋涧响,樵归远林霁。

萧条有余欢,宠辱谁能计?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宿山家

谷口敛斜晖,树中烟火微。

鸟栖游客倦,犬吠主人归。

夜饭烧山栗,荒眠藉草衣。

自知无寇盗,不拟作荆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冬日,会西庄示弟

密云结昼阴,回风散夕雪。

稍爱檐除静,还念川岩别。

虽无车与马,步寻聊可悦。

暮色墟里昏,岭势寒松列。

荒塍人去尽,冻烟鸟飞绝。

茅栋远林巅,荆扉尽日闭。

已忻冷味合,复共清觞设。

野会少拘忌,贫家足精洁。

适兹乐萧闲,尚不羞蹇劣。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寄新亭、蜀子

五字谁能乐,栖迟鬓欲丝。

名教身后出,心薄世间思。

淡味疑无趣,寒吟似有悲。

未忘将此志,报与故人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