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八)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丈夫四十强而仕。

余当二十弱冠辰。莫言草木委冬雪。

会应苏息遇阳春。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各位朋友不必感叹贫穷,富贵不是人力所能决定。
大丈夫四十岁正是壮年从政的好时机。
而我正当二十青春年华,初成年之时。
别提花草树木在冬日被雪覆盖,
它们终将在温暖的春天复苏生长。

注释

诸君:各位朋友。
莫叹:不必感叹。
贫:贫穷。
富贵:富裕尊贵。
不由人:非人力所能左右。
丈夫:大丈夫,指有志气的男子。
四十:四十岁。
强而仕:适合从政的壮年时期。
余:我。
当:正当。
二十弱冠辰: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莫言:别提,不要说。
草木:花草树木,比喻人。
委:被...覆盖。
冬雪:冬天的雪,比喻困境。
会应:将会,终将。
苏息:复苏,恢复生机。
遇阳春:遇到温暖的春天,比喻好时机。
对酒:饮酒时。
叙:叙述,谈论。
长篇:长远的计划或话题。
穷途:艰难的境地,比喻前途不顺。
运命:命运。
委:交付,托付。
皇天:上天,天帝,这里指命运。
但愿:只希望。
樽中:杯中。
九酝:美酒,这里泛指好酒。
满:充满,此处指酒常满。
莫惜:不必吝惜。
床头:这里代指家中,生活费用。
百个钱:少量的钱,泛指钱财。
直得:值得,应该。
优游:悠闲自得。
卒:度过。
一岁:一年。
何劳:何必辛劳。
辛苦:劳苦,辛勤。
事百年:操劳一辈子。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的作品,名为《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八)》。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贫富无常、命运不可预测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酒的喜爱。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财富与地位变化的看法,认为这些并非个人所能掌控。

"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 诗人以“丈夫”自称,表示自己到了四十岁这个壮年时期应该出仕为官,而“余当二十弱冠辰”则说明诗人在二十岁时尚未成熟,处于弱冠之龄。

"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季节变化的感受和期待,从寒冷的冬雪到温暖的春天,是一种从沉寂到复苏的过程。

"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酒的喜爱,同时也承认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由天意安排。

"但愿樽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最后几句是诗人的心声,希望酒杯永满,不必为一点小钱而烦恼,只求能够悠然自得地度过一年,而不愿意为了长久的功名而辛苦奔波。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一)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著故茎。

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

人生倏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燕。

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

胡为惆怅不能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形式: 乐府曲辞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一)

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三)

春禽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忧思情。

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

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

今暮临水拔已尽。明日对镜复已盈。

但恐羁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每怀旧乡野。

念我旧人多悲声。忽见过客问何我。

宁知我家在南城。答云我曾居君乡。

知君游宦在此城。我行离邑已万里。

今方羁役去远征。来时闻君妇。

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亦云悲朝泣闲房。

又闻暮思泪沾裳。形容憔悴非昔悦。

蓬鬓衰颜不复妆。见此令人有馀悲。

当愿君怀不暂忘。

形式: 乐府曲辞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五)

君不见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莱。君不见阿房宫。

寒云泽雉栖其中。歌妓舞女今谁在。

高坟垒垒满山隅。长袖纷纷徒竞世。

非我昔时千金躯。随酒逐乐任意去。

莫令含叹下黄垆。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