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清明二首(其二)

冉冉春向老,昏昏日复斜。

鲜欢常止酒,不睡更烹茶。

幡起烟中刹,鸡鸣林外家。

陈王斗鸡道,风柳不胜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春天渐渐逝去,夕阳缓缓西下。
欢乐不再,常常戒酒,连觉也不睡,只为烹煮香茶。
寺庙的旗帜在烟雾中飘动,远处树林外传来鸡鸣声。
想起了陈王斗鸡的故事,微风吹拂着柳树,它们似乎也承受不住斜阳的余晖。

注释

冉冉:渐渐。
春向老:春天离去。
昏昏:昏暗。
日复斜:夕阳西下。
鲜欢:欢乐。
止酒:戒酒。
烹茶:煮茶。
幡起:旗帜飘动。
烟中刹:烟雾中的寺庙。
鸡鸣:鸡叫。
林外家:树林外的人家。
陈王斗鸡道:陈王(曹植)斗鸡的故事。
风柳:微风中的柳树。
不胜斜:承受不住斜阳。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闲适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生动鲜活的画面,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展现给读者。

"冉冉春向老,昏昏日复斜。" 这两句以缓慢的节奏描绘春天的流逝和白昼的渐短,传达了一种时光易逝、岁月匆匆的感慨。

"鲜欢常止酒,不睡更烹茶。" 这两句则表明诗人对生活的享受态度,即使在春日里也保持着一份淡然和从容,偶尔饮酒,更多的是品茗,以此来消磨时光。

"幡起烟中刹,鸡鸣林外家。"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其中“幡”指的是门前悬挂的布幔,“刹”则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器具,形象地表达了时间在平淡生活中的流逝。而“鸡鸣林外家”更增添了一份家园之乐和自然之美。

"陈王斗鸡道,风柳不胜斜。" 这两句则是对过去某些历史事件的隐喻,或许是在借古讽今,表达诗人对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但在这首诗中,这两句更多的是作为装饰性的元素,为整体氛围增添了一份淡远和超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他所追求的那份超然物外的境界。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近清明二首(其一)

斜日去不驻,好风来有情。

江城过风雨,花木近清明。

水树閒照影,山禽时引声。

吾年行老矣,淹泊蹇何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连昌宫

长安王气已消磨,吊古遗墟恨怆多。

宫殿成尘新草木,丘陵无主故山河。

雨馀耕陇寻遗宝,夜静溪泉响细波。

才子已销泉下骨,百年独讽旧时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迟日

迟日花光乱,东风酒浪深。

天边为客恨,老去惜春心。

起舞狂犹在,悲歌病不禁。

高楼见千里,不醉莫登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陈履常惠诗有曾门一老之句不肖二十五岁谒见南丰舍人于山阳始一书而褒与过宜阳有同途至亳之约耒以病不能如期后八年始遇公于京师南丰门人惟君一人而已感旧慨叹因成鄙句愿勿他示

南丰冢木已萧萧,犹有门人守一瓢。

文彩自应传壶奥,典刑犹可想风标。

纷纷但见侏儒饱,寂寂谁歌隐士招。

十载敝冠弹未得,簪缨知复为谁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