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王哲的《踏莎行》是一首禅宗风格的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心灵净化和修行的理解。"不识惭惶,要人津送",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对他人帮助的依赖,同时也揭示了修行中去除自我中心的重要性。"情生念起般般动",说明情感和念头的波动是修行路上的挑战,需要通过内心平静来应对。
"心神指引乞为缘,三餐饱后休胡用",强调内心的引导和生活的简单,提醒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后,不应被欲望所驱使。"岂许医看,莫交人重",进一步强调不要过于依赖外在治疗或他人的评价,修行在于内在的提升。
"行符咒水良因种",可能指的是修炼中的仪式或方法,但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在的积累和因果循环。最后两句"哩凌哩啰啰哩凌,长随走蓬莱玉洞",运用象征手法,将修行者的心灵之旅比喻为跟随仙道去往神秘的蓬莱仙境,表达了追求超脱尘世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