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礼图

大宾初戾止,赞者相其仪。

主人迎入门,揖让共升阶。

铺筵在东序,栉纚为施笄。

降升授缁布,进客前致辞。

适房服玄端,爵韠亦从加。

幼志既云弃,成德斯慎之。

孝友其时格,多福由兹基。

努力永勿替,万寿以为期。

出房欲何之,南面示容体。

大宾降西阶,盥卒升正纚。

皮弁亲执之,乃申再加礼。

尔德苟能慎,威仪斯济济。

眉寿万斯年,受祉兹其始。

素积既阳阳,素韠还委委。

服之永无斁,夙夜斯敬止。

三加礼弥尊,欲使谕其志。

爵弁高峨峨,纯衣美而袲。

纁裳遵古法,韎韐非新制。

兄弟咸具来,孝友期无替。

厥德斯有成,礼仪兹既备。

甘醴受而祭,孔嘉昭尔字。

黄耇与台背,俾尔耆而艾。

天休永保之,克昌惟世世。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中国的冠礼仪式,详细描述了从迎接宾客到完成冠礼全过程的礼仪和仪式。诗中充满了对礼仪的尊重和对道德品质的强调,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诗的开头描述了宾客的到来,主人的迎接和礼仪的进行。接着,诗详细描述了冠礼的具体步骤,包括铺设宴席、穿戴服饰、行礼致辞等。诗中强调了孝顺、友爱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保持这些美德,以获得幸福和长寿。

诗的后半部分继续描述了冠礼的后续环节,如宾客的洗濯、再次加冕以及对德行的强调。诗中表达了对德行谨慎、威仪得体的期望,并祝愿参与者能够长寿且子孙繁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礼仪规范,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个人品德和社会和谐的追求。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灵芝歌

灵芝生,粲若英。来百福,世其昌。灵芝生,光且奕。

庆斯钟,象乃德。灵芝生,铜池中。和致祥,寿无疆。

灵芝生,气之粹。配庆云,象华盖。灵芝生,受天祜。

祜维何,锡尔祚。灵芝生,何轮囷。子孙兮,宜振振。

形式: 古风

丰城篇

丰城孕灵异,古剑沦狱中。

高牗以为域,厚土以为封。

匪无用世意,守在得其从。

光芒不可掩,精气化为虹。

融然静夜中,上贯牛女宫。

遂令博物人,候望讯奇踪。

启凿发深锢,拂拭去尘蒙。

肃肃白鹇尾,濯濯青芙蓉。

所遇无坚物,蛟螭莫婴锋。

时时吼匣中,恍若鸣双龙。

尚方信多珍,神物不世逢。

行当献天子,持之授元戎。

时兴薄伐师,一扫烟尘空。

塞徼靖无尘,边民业耕农。

坐销冗食众,良由用剑功。

形式: 古风

去妇怨

少妇颜如花,嫁来十五六。

辛勤养姑嫜,纺绩事衣服。

一朝颜色衰,镜中非旧时。

夫婿本轻薄,恩爱变成疑。

大姑犹似可,小姑谗杀我。

去我不敢啼,啼时当及祸。

回头告故夫,妾去看妾雏。

寄语后来人,善事大小姑。

形式: 古风

孀妾词

妾家住鸳湖,花容映雪肤。

深闺不能闭,一朝嫁金夫。

金夫内宠非一人,众中最爱惟妾身。

并马章台光照路,同舟兰浦影摇春。

春光可惜不长久,昨日红颜今白首。

金夫一夕梦不醒,零落残妆犹在手。

云情雨性难自持,画眉再受他人绥。

娇儿幼女弃若遗,望母嗷嗷泣路岐。

泣路岐,母不来。

行人见之相为悲,地下金夫知不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