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令

雪花飞坠。有人报、江南意。

博山炉畔,砚屏风里,铜盘寒水。

赋得幽香,疏淡数枝相倚。绛肤黄蕊。

另一种、高标致。笛中芳信,岭头春色,不传红紫。

寂寞闲亭,月下夜阑影碎。

形式: 词牌: 品令

翻译

雪花飘落,有人通报江南的风情。
在博山香炉旁,砚台和屏风之间,铜盘盛着冷水。
诗中描绘了淡淡的香气,几枝花朵相互依偎,花瓣红润,花蕊黄色。
另有一种高雅的姿态,笛声中传递着山岭的春意,却未见红花紫叶。
寂静的亭子,在月光下,夜深人静,光影破碎。

注释

飞坠:飘落。
江南意:江南的风情或消息。
博山炉:古代的一种香炉。
疏淡:稀疏而清淡。
绛肤:红色的皮肤,这里形容花瓣。
高标致:高尚的品格或姿态。
笛中芳信:笛声中传达的芬芳信息。
红紫:指红花紫叶,色彩鲜艳的花卉。
寂寞闲亭:空寂无人的亭子。
夜阑:深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花飘落的冬日江南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美好。"雪花飞坠"一句直接带入冬天的氛围,而"有人报、江南意"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某种情感或消息的期待。

接下来的几句细致描绘了室内的书房景象,"博山炉畔"和"铜盘寒水"表明诗人正坐在温暖的书房里,而外面则是冰冷的雪花。"砚屏风里"则暗示着书房中除了诗人之外,还有文房四宝——砚台和屏风。

"赋得幽香,疏淡数枝相倚"一句展现了室内摆放的梅花,通过"赋得幽香"来形容这些梅花散发出的清新气息,而"疏淡数枝相倚"则强调了梅花的优雅和自然。

"绛肤黄蕊"进一步描写梅花之美,其中"绛肤"形容的是梅花瓣的嫩红色泽,"黄蕊"则是指梅花中心的黄色的部分。这两词都选自古代诗词,用来比喻女性的美丽。

至于"另一种、高标致"一句,则可能是在赞叹另一类别的东西或情感,也许是对书房内外环境的总结,表现出一种高洁和坚定的追求或态度。"笛中芳信"则提到了音乐,可能诗人正聆听着笛子演奏出的美妙旋律,而"岭头春色"暗示了即将到来的春天。

最后两句"不传红紫。寂寞闲亭,月下夜阑影碎"则表达了一种淡泊和超脱的情怀,"不传红紫"可能是在说梅花的美已经超越了常见的红紫色彩,而呈现出一种更为清新脱俗的色泽。"寂寞闲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小亭子,而"月下夜阑影碎"则是对这一宁静场景在月光下的写照,给人以深远和空旷之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摹,以及室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情怀。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品令(其一)

山重云起。断桥外、池塘水。

晓来风定,竹枝相亚,残阳影里。

多少风流,都在冷香疏蕊。江南千里。

问折得、谁能寄。几番归去,酒醒月满,阑干十二。

且隐深溪,免笑等闲桃李。

形式: 词牌: 品令

品令(其七)

一阳生暖。见庾岭、梅初绽。

琼枝玉树,浑如傅粉,寿阳妆面。

疏影横斜,隐隐月溪清浅。

前村雪里,向雪里、真难辨。

倩谁说与,高楼人道,休吹羌管。

且与从容,来岁和羹未晚。

形式: 词牌: 品令

品令

急雨惊秋晓。今岁较、秋风早。

一觞一咏,更须莫负、晚风残照。

可惜莲花已谢,莲房尚小。汀苹岸草。

怎称得、人情好。有些言语,也待醉折,荷花向道。

道与荷花,人比去年总老。

形式: 词牌: 品令

娇木笪/木笪

酒入愁肠,谁信道、都做泪珠儿滴。

又怎知道恁他忆。再相逢、瘦了才信得。

形式: 词牌: 木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