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五十一首(其二十四)

德山棒如雨点,一棒棒痛彻骨髓。

临济喝似雷奔,一喝喝轰破髑髅。

形式: 偈颂

翻译

德山禅师的棒法像雨点般密集,每一下都痛到骨子里。
临济禅师的呵斥声如同雷霆疾驰,一声声震撼人心,直击心灵深处。

注释

德山棒:德山禅师的教诲方式,以棒法比喻严厉的教导。
雨点:形容密集而有力。
痛彻骨髓:形容痛苦深入骨髓,比喻深刻影响。
临济喝:临济禅师的呵斥或开示方式。
雷奔:比喻声音宏大,震撼人心。
轰破髑髅:比喻唤醒内心深处的觉悟,打破旧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道冲所作的偈颂,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禅宗两位著名大师德山宣鉴和临济义玄的教诲方式。"德山棒如雨点"形象地刻画了德山大师的严厉教法,每一棒都像雨点般密集而有力,直击弟子的心灵深处,让修行者体验到痛彻骨髓的觉醒。"临济喝似雷奔"则形容临济大师的呵斥声如同雷霆疾驰,瞬间能震撼人心,仿佛能直接轰破修行者的执念和妄想,达到开悟的境地。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传达出禅宗修行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理念,体现了禅师们以极端方式激发弟子自省和领悟的教育方式。

收录诗词(90)

释道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五十一首(其二十三)

衲僧家,不著佛求,不著法求。

然虽如是,在佗烟焰里,争敢不低头。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偈颂五十一首(其二十二)

佛高一丈,魔高一丈。月落寒潭,云生碧嶂。

不识慈氏如来,唤作布袋和尚。

形式: 偈颂

偈颂五十一首(其二十一)

高抛不至天,低掷不到地,南北东西无处避。

带累雪峰老人,唤作南山鳖鼻。

形式: 偈颂 押[寘]韵

偈颂五十一首(其十九)

我与释迦老子,有不共戴天之雠。

今日为什么烧香礼拜,不是冤家不聚头。

形式: 偈颂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