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肃霜雕枯杨,城门飞黄叶。
客子衣裳单,陌上饶风色。
草短思故园,芳歇听鹈渼。
悲伤捣衣妇,乱砧响寒月。
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秋陌》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的变迁和旅人的情感。"肃霜雕枯杨",以霜降的严寒刻画出枯木凋零的景象,渲染了秋日的凄凉。"城门飞黄叶"进一步强化了秋意,暗示时光流逝,城门处落叶纷飞,如同岁月的飘零。
"客子衣裳单",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孤独的旅人,他衣着单薄,感受到野外的寒风,"陌上饶风色",既写出秋风的凛冽,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草短思故园",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随着草木凋零,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芳歇听鹈鹕","芳歇"暗指花朵凋零,秋天的芬芳不再,而"听鹈鹕"则寓言着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悲伤捣衣妇,乱砧响寒月",最后一句以捣衣妇的砧声和寒冷的月光作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家国离愁的画面,妇人的悲泣与砧声交织,增添了诗歌的哀伤气氛。
整体来看,《秋陌》以秋景为载体,寓情于景,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与思乡之情,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怀旧和人生哲理意味。
不详
临高台,瞻帝里,五侯七贵歌钟起。
陌上黄尘飞塞天,大车央央续车前。
朝游斗鸡坊,暮入长楸里。
少年宝剑青丝囊,锦帐如云百余里。
临高台,岁将暮。西风川上旌,吹向维扬渡。
金陵草色半青青,槛外长江百丈清。
白鹭洲前官舸发,石头城下暮潮平。
回眺雒城中,万事予何有。
身上鹔鹴裘,可换新丰酒。
为予买却清江槎,逢君须及白门花。
江上莼鲈秋更美,早看君去倍思家。
吴姬将白苎,裁为歌舞衣。
烛花铢铢夜凝辉,玉纤停弦宝瑟希。
舞筵络绎锦匝围,掌中参差燕双飞。
吴王正拥西施醉,月落江波未放归。
翠翠复翠翠,双飞亦双止。
西风吹老芙蓉枝,水冷河清鱼不起。
朝从南海去,暮仍珠树归。
娟娟波心影,氄氄身上衣。
今日沙头忽不见,点上吴宫美人面。
月隐雕栊光有无,刺绣沉吟栖凤孤。
空床凄凄湘簟冷,愁心断续随金壶。
妾容误比春花色,朝来撷锦暮飞雪。
留将铅粉待君归,金鹊台前不自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