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鉴所作的《杭山八景·凉亭风月》。诗中,诗人通过对“昔贤曾此著名香”一句的描绘,暗示了凉亭的悠久历史和曾经的文人雅士聚集之地,暗含着文化气息。接下来的“地位双清四座凉”进一步强调了凉亭的清幽与宁静,仿佛四面皆可感受到凉意。
“吹送几多攀桂客,照来无数探花郎”两句,通过“攀桂客”和“探花郎”的典故,形象地展现了凉亭作为文人墨客聚会、吟诗作对的场所,以及它在科举考试期间为学子们提供清凉和灵感的作用。
“光浮盏面龙鳞动,声透琴心兔魄扬”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写出了月光洒在酒杯上,泛起如龙鳞般的波纹,而琴声则穿透夜色,如同兔魄(月亮)在琴弦上跳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最后,“爽我襟期明我德,步蟾拟驾大鹏翔”表达了诗人在此情境下心境的开阔,受到凉亭风月的熏陶,不仅精神爽朗,还激发了高尚的品德追求,甚至产生了登高望远、像大鹏鸟一样展翅飞翔的豪情壮志。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杭州凉亭的风月之景,寓情于景,既赞美了自然之美,又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