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吴均所作的《赠王桂阳别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以杨伯起为引子,赞扬了王桂阳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杨伯起,历史上以廉洁著称,诗人以此比拟王桂阳,表达对其人格魅力的敬仰。诗中提到“拖金振清风”,形象地描绘了王桂阳如同杨伯起一般,虽身居高位,却能保持清廉之风,不为权力所动。接着,诗人进一步赞美王桂阳的名声与实际成就,不仅在远方的海外享有盛誉,更在故乡山东广受推崇。
“自有五都相,非无四世公”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王桂阳才能与地位的肯定,暗示他不仅在当代享有显赫的地位,其家族也世代显赫,有着深厚的背景与影响力。最后,“临窗惊白日,倚匣曳轻虹”描绘了王桂阳的才华与魅力,如同白日之光,照亮周围,又如轻虹般绚烂,令人赞叹不已。诗人希望王桂阳能够像鹪鹩鸟一样,找到自己的归宿,如同依附于梧桐树上,寓意着期待王桂阳能找到一个适合发挥自己才能的环境,实现人生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情地表达了对王桂阳的赞赏与祝福,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