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残经卧佛隐孤峰",暗示着寺庙的古老与宁静,佛像静静地躺在山峰的一角,经书残破,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谁咒飞泉养伏龙"则运用了象征手法,飞泉可能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伏龙暗指潜藏的力量,这句诗让人想象寺庙周围自然景观的壮丽和神秘。
"手抚苍官宜作弟"一句,将松树比喻为苍官(古代官员的别称),表达出诗人对松树的敬仰,仿佛它如同德高望重的官员,值得尊敬。"道光二十八年松"则点明了时间,说明这棵松树已有相当的历史,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整体来看,张佩纶的《昌隆寺孤松》通过描绘孤松与寺庙的环境,以及对松树的赞美,展现了对历史、自然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深感慨,体现了清朝文人崇尚自然、怀古思今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