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匡山

灵岳标南纪,澄湖澹北流。

青莲梵宇豁,白鹿洞门幽。

瀑趁星河水,风含谷树秋。

三天虹作驭,双阙玉为楼。

雁塔云中起,鳌峰象外浮。

仙踪徒历历,吾道竟悠悠。

横睨空诸界,幽寻胜十洲。

几时招五老,重与访丹邱。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匡山的壮丽景色和深邃的道家意境。首联“灵岳标南纪,澄湖澹北流”以山水开篇,灵秀的山岳标记着南方的纪元,清澈的湖泊在北方缓缓流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接下来,“青莲梵宇豁,白鹿洞门幽”则将视线转向山中的寺庙与洞穴,青莲花开的佛寺豁然开朗,白鹿出没的洞口则显得幽深神秘。

“瀑趁星河水,风含谷树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瀑布与秋风的景象,瀑布仿佛追逐着星河之水,秋风中山谷的树木更显萧瑟。接着,“三天虹作驭,双阙玉为楼”则以夸张的手法,想象天空中的彩虹驾驭着云雾,双阙之上则是用玉石建造的楼阁,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景象。

“雁塔云中起,鳌峰象外浮”继续描绘了云中雁塔与象外鳌峰的奇景,仿佛是神话中的建筑,悬浮于云海之上。最后,“仙踪徒历历,吾道竟悠悠”表达了对仙人足迹的追忆与对自身道路的感慨,虽然仙踪可寻,但个人的修行之路却显得漫长而深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匡山的自然美景与道家文化的深邃内涵,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精神追求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

吴誉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待月岭南第一楼

为访五仙游,同登第一楼。

捲帘蟾影入,侵袂桂香浮。

览景抒清啸,高吟对素秋。

穗羊何处所,应福此阛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游七星岩(其一)

石磴盘旋步上台,浮云浅雨倏然开。

三天日色临金阙,万叠山光映锦台。

归洞已看华表鹤,登仙曾折树中梅。

五千道德从何觅,遥望关门紫气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七星岩(其二)

嵯峨高洞是蓬莱,袖拂晴岚绝点埃。

玄石七拳星斗现,青山四面画图开。

逍遥我亦缑山侣,丹鼎谁知葛令才。

笑醉碧桃吹凤管,白云天畔倚楼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星岩二十景(其一)洞开华盖

穹窿一窍与天通,瑞蔼祥光满洞中。

忽听凤笙声彻处,五云缭绕驾回龙。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