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王祯所作的《水筒》诗,以“刳竹作连筒,流泉一脉通”开篇,巧妙地描绘了利用竹子制作连筒引水的场景,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接下来的“势虽由上下,用不限西东”,既描述了水流自高处流向低处的自然之势,也寓意着这种引水方式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地方。
“远借居人便,常资沛泽功”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水筒的实用价值,它不仅方便了居住在附近的人们获取水源,还经常为干旱地区带来充沛的水源,体现了其对社会生活的积极贡献。最后,“伊谁凭好手,扶起卧龙公”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赞美了那些设计和制作水筒的人,称他们是“扶起卧龙”的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古代人民利用自然条件改善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同时也歌颂了那些默默付出、造福于民的平凡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