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西湖(其四)

佳丽山光接水光,都参画鹢镜中央。

乱头粗服犹唐突,正是唐宫闹扫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泛舟时所见的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与人的和谐共融。首句“佳丽山光接水光”,开篇即以“佳丽”二字赞美了山与水的美丽,接着“接”字巧妙地将山光与水光相连,营造出一幅山水交融的画面。次句“都参画鹢镜中央”,运用比喻手法,将泛舟的场景比作镜子中的倒影,强调了舟在湖面的中心位置,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一景象的欣赏和赞叹。

后两句“乱头粗服犹唐突,正是唐宫闹扫妆”,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生动感。这里,“乱头粗服”形容的是自然之美不加修饰,却依然引人注目,与“唐宫闹扫妆”形成对比,后者可能指的是人工雕琢的美,但在这里被用来形容自然界的繁华与生机。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由衷喜爱,认为即便是未经刻意修饰的自然景观,也足以媲美精心装扮的宫廷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西湖泛舟时的美丽景色,还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湖晴泛

罨画烟丝忆昨辰,一天霁景晓来新。

为标山色宜晴雨,毕献湖姿作主宾。

风递管弦声细细,波添罗縠皱鳞鳞。

轻移画舫长堤去,白芷青蒲刺水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苏堤(其一)

白沙堤上昨鸣鞭,潇洒诗情忆乐天。

岂意千秋留姓氏,白公不及大苏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苏堤(其二)

一株杨柳一株桃,夹镜双湖绿映袍。

蓄眼韶光看不足,北高峰影接南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题小有天园

佳处居然小有天,南屏北渚秀无边。

如依妙鬘云中住,便是超尘劫外仙。

几曲涧泉才过雨,一园梅柳欲生烟。

坐来拈句浑难得,不落空还不涉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