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其三)咏笛

秋寂寂。碧纱窗外人横笛。人横笛。

天津桥上,旧曾听得。宫妆玉指无人识。

龙吟水底声初息。声初息。月明江上,数峰凝碧。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翻译

秋天寂静无声。
碧绿纱窗外面有人吹笛。
有人在吹笛。

注释

秋:秋季。
寂寂:非常安静。
碧:绿色。
纱窗:薄纱窗户。
人:人。
横笛:吹笛子。
天津桥:古代洛阳的一座桥。
旧曾:从前。
宫妆:宫廷女子的装扮。
玉指:白皙的手指。
无人识:没有人能识别。
龙吟:龙的低吼声。
水底:水下。
声初息:声音刚刚停止。
月明:明亮的月光。
江上:江面上。
数峰:几座山峰。
凝碧:凝聚成青翠的颜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秋夜景象。"碧纱窗外人横笛",设定了一个环境,窗外有人在吹奏着笛子,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孤寂的氛围。"天津桥上,旧曾听得",诗人通过提及自己以前在天津桥上听过类似的笛声,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宫妆玉指无人识"一句,透露出一种孤独和不为世人理解的情愫。这里的“宫妆”可能是指女子的装饰或者化妆,而“玉指”则形容女子的手指,这里暗示了一个女子或许在寂寞中吹奏着笛子,但她的才艺与情感却没有人能够理解和欣赏。

"龙吟水底声初息",龙吟常用来比喻高超的音乐,此处可能是指笛子的声音回荡在水底,给人一种深远而又平静的感觉。"月明江上,数峰凝碧"则描绘了一个明亮的月夜景象,江面上的山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和静谧。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中笛声的描述,以及对过去记忆的回味,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孤独,同时也颂扬了自然之美和艺术之韵味。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秦娥(其一)忆别

暮云碧。佳人不见愁如织。愁如织。

两行征雁,数声羌笛。锦书难寄西飞翼。

无言只是空相忆。空相忆。纱窗人梦,梦双人只。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秦娥

烟漠漠。水天摇荡蓬莱阁。

蓬莱阁,朱甍碧瓦,半浸寥廓。三山谩有长生药。

茫茫云海风涛恶。风涛恶。仙槎不见,暮沙潮落。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秦娥

瑶台月。寒光零乱蒙香雪。蒙香雪。

横枝疏影,动人清彻。分明姑射神仙骨。

冰姿雪里难埋没。难埋没。百花头上,为春先发。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忆秦娥

香馥馥。樽前有个人如玉。人如玉。

翠翘金凤,内家妆束。娇羞爱把眉儿蹙。

逢人只唱相思曲。相思曲。一声声是,怨红愁绿。

形式: 词牌: 忆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