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狂徭数载扰湘东,多谢招降息战攻。
千里山川还汉界,万人戈甲卷秋风。
牛羊野放狼心伏,鹰犬閒眠兔穴空。
不独事宁论爵赏,须知全活有阴功。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后的和平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结束和社会安宁的庆幸,以及对将领们在战后处理工作所做出的贡献的赞赏。
“狂徭数载扰湘东”表达了长期以来战乱给人们带来的困扰和痛苦,"多谢招降息战攻"则显示出诗人对于战争停止、敌军投降的喜悦。这里的“徭”指的是边疆的敌对势力,而“湘东”可能是指湖南地区。
接下来的“千里山川还汉界,万人戈甲卷秋风”则描绘出战后边境恢复平静,广阔的自然景观再次属于了汉族统治范围。"万人戈甲"形象地表达了战争结束后军队的退去,而“卷秋风”则是对这一时刻自然界中的动态描述。
在“牛羊野放狼心伏,鹰犬閒眠兔穴空”中,诗人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和平环境下生灵的安宁。"牛羊野放"代表着农牧业的恢复,而"狼心伏"则意味着凶猛的野兽也已失去了侵袭之心;"鹰犬閒眠兔穴空"则形象地展示了捕猎动物与其猎物之间的平静共处。
最后,“不独事宁论爵赏,须知全活有阴功”表达了诗人对将领们在战争中不仅重视胜利,更注重于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深刻认识。"不独事宁"指的是和平不是唯一追求,而是"全活"即保存民众生命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这里的“阴功”则强调了那些在历史书页上未必被广泛记录,但对恢复社会秩序、保护人民有着不可磨灭贡献的隐性功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战后和平景象,赞美将领们不仅有勇武之才,更有仁心仁术,为国家与百姓带来深远的利益。
不详
初名希古。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里闬俊游心久降,越台成政俗敦庞。
香炉山下重为县,阊阖风高还渡江。
且喜恩威长及物,莫嫌功业未经邦。
公斋更近渊明宅,寄傲情应卧北窗。
懿文通籍气飘飘,二十年来困下僚。
吾道本将忠许国,世途休叹老登朝。
囊装冷落堆青简,衙署幽深枕画桥。
预想吴人蒙美化,海鸥桑雉共逍遥。
朱轓新命汉诸侯,地扼荆湘占上游。
醽渌水声侵古堞,祝融峰色入晴楼。
昼垂三组乡枌过,春拥双旌岳寺游。
番直星垣归缓步,谪仙通籍著瀛洲。
感君千里远相过,晤语经旬接粹和。
上客杯盘祗炊黍,主人门巷正张罗。
海山雾暗红尘少,岭路梅黄细雨多。
日暮津亭送归恨,唯知极目望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