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涳濛。翠鬟初出绣帘中,麝烟鸾佩惹苹风。
碾玉钗摇鸂鶒战,雪肌云鬓将融。含情遥指碧波东,越王台殿蓼花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和凝的《临江仙(其一)》。从艺术风格上看,诗人通过描绘春夜江景与女子的婉约姿态,展现了一个恬静而又不失艳丽的意境。
"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空濛。" 开篇两句,以“海棠”比喻春色已深,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小楼之中笼罩着一层薄雾,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意境。
"翠鬟初出绣帘中,麝烟鸾佩惹蘋风。" 翡翠的鬓角从精致的绣帘中露出,这里描写的是女子的装饰和气质,通过“麝烟”、“鸾佩”等词汇,传达出一种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调。
"碾玉钗摇鸂鶒战,雪肌云鬓将融。" 这两句则是对女子珠宝饰物和容貌的细致描绘。“碾玉钗”、“雪肌”等词汇都传递出一种精致与柔美,同时“将融”二字更增添了一种生动感。
"含情遥指碧波东,越王台殿蓼花红。" 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女子远眺江水的情景,以及对越王台上蓼花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意象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细腻生动的形象以及悠扬的韵味,为读者构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春夜图景。
不详
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两卷,合成四卷
披袍窣地红宫锦,莺语时转轻音。
碧罗冠子稳犀簪,凤凰双飐步摇金。
肌骨细匀红玉软,脸波微送春心。
娇羞不肯入鸳衾,兰膏光里两情深。
纱窗暖,画屏闲,亸云鬟。睡起四肢无力,半春间。
玉指剪裁罗胜,金盘点缀酥山。
窥宋深心无限事,小眉弯。
春草全无消息,腊雪犹馀踪迹。
越岭寒枝香自折,冷艳奇芳堪惜。
何事寿阳无处觅,吹入谁家横笛。
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淡薄笼蓝水。暖觉杏梢红,游丝狂惹风。
闲阶莎径碧,远梦犹堪惜。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