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寄延龄峰讲主

五年不见老龄峰,高枕吴山似卧龙。

海菜晨充斋钵供,天花晴扑讲筵钟。

琅函久閟金襕密,石塔新围宝树重。

道貌近来闻瘦甚,莫如秋后看山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宗泐所作的《次韵寄延龄峰讲主》。诗中描绘了对延龄峰讲主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修行环境的赞美。

首联“五年不见老龄峰,高枕吴山似卧龙”,以五年未见的老龄峰起笔,形象地将老龄峰比作高枕于吴山之上的卧龙,既展现了山峰的雄伟,也暗含了对延龄峰讲主的敬仰与怀念。

颔联“海菜晨充斋钵供,天花晴扑讲筵钟”,通过“海菜”和“天花”的意象,生动描绘了延龄峰讲主日常修行生活的清苦与庄严。早晨以海菜充饥,体现了修行的简朴;晴天时,天花轻盈地落在讲堂的钟声之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颈联“琅函久閟金襕密,石塔新围宝树重”,进一步描述了延龄峰讲主修行环境的静谧与庄严。琅函(经书)被封存于密室之中,象征着知识的深邃与珍贵;新围的石塔与宝树则寓意着修行的成就与神圣。

尾联“道貌近来闻瘦甚,莫如秋后看山容”,表达了对延龄峰讲主近况的关切与期待。道貌形容其修行者的外在形象,近来听说他更为消瘦,显示出修行的艰辛;最后建议在秋后时节,一同欣赏山色之美,既是对延龄峰讲主的关怀,也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延龄峰讲主修行生活和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思念以及对其修行成果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隋堤

搔首隋堤落日斜,已无遗柳可栖鸦。

岸傍昔道牵龙舰,河底今来走犊车。

曾笑陈家歌玉树,却从后土看琼花。

四方正是无虞日,谁信黎阳有鼓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怀以仁还雪窦

此日重归乳窦峰,笋舆十里度松风。

月明谷口闻猿啸,雨过岩前见虎踪。

下界任从沧海变,旧房应许白云封。

暮年相送情何限,安得还山志愿同。

形式: 七言律诗

偶作一首

新凿方池水未平,晚晴独自绕池行。

好花都向雨中尽,幽鸟忽来林外鸣。

科斗黑时初种藕,鸭头绿处欲生萍。

匡山旧业閒料理,更结茅亭此计成。

形式: 七言律诗

送怀以仁法师归钱塘

西湖茭笋夏如玉,龙井杨梅旧有名。

白发故人千里去,青山独客此时情。

呼猿洞口萝龛老,石蟹泉头茗碗清。

回首天涯来往迹,海门潮落又潮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