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迷神引》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开篇“恻恻轻寒珠帘卷”,以轻寒之感和卷起的珠帘,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素月几回留看”,月光如霜,映照着诗人孤独的身影,月的反复出现,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反复与挣扎。
“南楼夜笛,引关山怨”一句,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笛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远方的哀愁,关山的意象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远离家乡、思念故乡的情感。
“荡晴空,飞归雁。阵云乱”,雁字回时,勾起了对故乡的无限思念,而阵云的混乱,则是内心情感的纷扰与不安。这一系列的景象,构成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画面。
“终古龙沙雪,梦中远。花外东风紧,又春晚。”描述了诗人梦中的遥远之地,以及现实中春日即将逝去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万感人间,未语先肠断。”直抒胸臆,道出了人间百态,情感复杂,未开口已泪流满面,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的深切悲叹。
“觉客途赊,欢期短。俊游金谷,好风月,今谁管。”“赊”字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而“欢期短”则反映了相聚的短暂与珍贵。“金谷”为古代名园,此处借指美好的聚会场所,但如今却无人管理,暗含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泪鹃残,林莺老,野鸥散。”通过描写自然界的变迁,进一步渲染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哀伤之情。“芳草无情碧,迷望眼。”芳草虽绿,却无法留住时光,反而让人的视线更加迷茫,增加了诗的凄美与哀愁。
最后,“明朝兰舟发,载愁满。”预示着明天就要启程,心中充满了愁绪,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不舍。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友情、乡愁等多重情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