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河头入山(其六)

野棠花谢水无声,旧殿荒凉禾黍生。

故老尚能遮道语,鹃啼无夜不三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哀伤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首句“野棠花谢水无声”,以“野棠花”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季节的更迭,而“水无声”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仿佛连自然界的流水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次句“旧殿荒凉禾黍生”,将视角转向了废弃的宫殿,如今已被野草和庄稼覆盖,呈现出一片荒芜之景。这不仅是对自然生长力量的赞美,也是对过往辉煌与现今衰败对比的深刻揭示,蕴含着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第三句“故老尚能遮道语”,描绘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仍有一些年迈的老人,他们或许曾见证过这里曾经的繁华,现在却只能在路边与人交谈,讲述着过去的往事。这一细节增添了诗作的历史厚重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记忆的延续。

最后一句“鹃啼无夜不三更”,以杜鹃鸟的啼鸣作为背景音符,不仅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凄凉,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杜鹃鸟的啼叫似乎成为了时间的钟声,每到三更时分,便提醒着人们时光的匆匆。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荒凉的山中场景,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沧桑和生命哀愁,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河头入山(其七)

黄泥湾下几重滩,滩水如雷去不还。

怪得道傍长太息,红尘飞处是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自河头入山(其八)

春草斜侵石路微,春花如锦木芽肥。

鹧鸪本是南翔鸟,每向车前傍我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自河头入山(其九)

丁丁伐木昼声喧,竹里人家溪上村。

青箬盖头椎髻妇,乱烟驱犊上高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自河头入山(其十)

绝巘层峦若上天,朝昏常共鸟争先。

肩舆下阪逢虾蟹,又听潮声到海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