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陈宝琛所作,题为《漱兰年丈来主闽试喜晤感赋》。诗人以梦境起笔,描绘了对江南的深深怀念,仿佛潮水般的情感在梦中追逐。接着,他将视线转向现实,乌石与金焦的景色引发了对历史战场的沉思,涛声依旧,但时局动荡,只能借酒消愁。
诗人感慨自己身处蓬蒿丛生的小径,如同古代隐士仲蔚,期待着朝廷能放宽政策,给予百姓安宁。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而想象中的天子早朝的风声,表达了他对国家政事的关注和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怀旧之情,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