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窗间独坐》,是明代哲学家吴与弼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窗前,窗外月光再次照亮房间的情景。通过“阁上诗应罢”这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可能刚刚结束了一段思考或创作的过程,此刻心情平静,思绪万千。接着,“窗间月复明”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清幽的夜晚场景,月光洒在窗台上,为室内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
“好怀未忍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丰富,难以入眠,似乎有许多话想说,许多事想回忆。“端坐忆平生”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行动和情感状态——他正静静地坐着,回想起自己的一生。这种对过往生活的回顾,既包含了对过去的感慨,也可能蕴含着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深夜独坐的场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吴与弼作为明代著名的理学家,其作品往往富含哲理,这首诗也不例外,它不仅是一幅静谧夜景的描绘,更是一次心灵深处的自我对话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