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槊森然老更成,要将馀韵斗僧清。
道傍谁识凌云操,只有诗人著眼明。
这首诗《杉径》由宋代诗人米芾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杉树老干与清韵之间的和谐之美。诗中“万槊森然老更成”一句,以“万槊”比喻众多的杉树,形象地展现了杉林的茂密与苍劲,而“老更成”则暗示了这些树木历经岁月洗礼后更加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接着,“要将馀韵斗僧清”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静谧与僧侣的清修精神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道傍谁识凌云操,只有诗人著眼明”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强调了只有诗人能够洞察并欣赏到杉树那直冲云霄的气节与精神,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理解,正是诗人与自然之间心灵契合的体现。整首诗通过对杉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深邃,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和超凡脱俗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不详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山聚诗增思,洋宽墨有池。
紫金化夕境,岚翠发朝曦。
兜率当铜槛,蓬壶对蕙帷。
平生会心趣,归计岂应迟。
泛泛五湖霜气清,漫漫不辨水天形。
虽无织女支机石,且对姮娥称客星。
高花落落照轩明,沼水涓涓绕砌声。
静里闻香醒倦思,雨中无事见閒情。
斑鳞拧鬣玉为肌,梦入松江自可疑。
?跳金盘催脍手,西风正是忆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