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莫使儿辈觉,从渠青紫纷。
马前金罢亚,鸟外玉奫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次韵李参政龙鹤山庐(其三)》中的片段。诗人以平易近人的口吻,表达了对儿辈无需过分追求功名利禄的态度。"莫使儿辈觉"一句,告诫后人不要让下一代过于在意世俗的荣华富贵;"从渠青紫纷"则暗示让他们自然发展,不必强求官场的显赫。"马前金罢亚"描绘了一幅马蹄踏过金银之路的画面,象征权势与财富;"鸟外玉奫沦"则以鸟儿飞翔在玉石般的天空中,比喻高洁的品性不受尘世污染。整体上,此诗寓含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后代教育的深沉思考。
不详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止处流行息处生,春作夏长秋敷荣。
其间毫发皆帝力,民日用之无能名。
母心日日儿当归,屋山看尽乌鸟栖。
安得使我如乌飞,母旁衮地为儿啼。
新诗妙处古人过,节制场中老伏波。
枯肠亦知费搜搅,奈此风景触拨何。
河神不恤吾民勤,涛头射山危欲倾。
似闻凌云滩头水,前日肉薄几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