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海东书院山长曾鹤峰和程明府秋声六咏元韵

萧萧木叶落凄清,树里飘摇树外鸣。

销夏变青微有恨,悲秋断碧更无情。

风前捲破千林色,雨后催残五夜声。

听罢空山寻迹去,乱云深处几人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凄清与哀愁。首句“萧萧木叶落凄清”以落叶的萧瑟声开篇,营造出一种深秋的寂寥氛围。接着,“树里飘摇树外鸣”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树叶在风中摇曳,不仅在树内发出声响,连远处都能听到,强化了秋风的凛冽。

“销夏变青微有恨,悲秋断碧更无情”两句,将季节的更替与诗人的情感巧妙结合。夏日的青绿逐渐变为秋日的碧色,这一变化中蕴含着淡淡的遗憾;而秋天的到来,似乎对万物更加冷漠无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变迁的无奈。

“风前捲破千林色,雨后催残五夜声”则通过风雨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秋日的凄凉感。风雨摧残着林间的色彩,夜晚的雨声更是增添了几分悲凉。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秋雨的无情与破坏力。

最后,“听罢空山寻迹去,乱云深处几人行”以诗人的行动收尾,他听够了这秋声,决定在空旷的山中寻找答案或寄托。乱云深处,或许只有少数人能理解或感受到这份孤独与深沉。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描绘了秋日的哀愁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独特洞察。

收录诗词(439)

章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平韵(其一)

谁将煮酒算英雄,运会原来在个中。

试看执鞭徒贱役,可知诡遇匪良工。

行云自妙氤氲态,逆水休誇搏激功。

去去前途总无定,由他踏实与虚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杂诗平韵(其二)

风风雨雨几重重,垂老萧然兴已慵。

春梦归来犹有路,秋烟散去却无踪。

弯弓直射石为虎,鸣剑偏惊津跃龙。

神化从来输造物,残云可复起奇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杂诗平韵(其三)

不是红绫宴曲江,吟春亦复醉春缸。

遥岑送到青排闼,香草披来绿满窗。

点遍梅花图九九,看归燕子剪双双。

适然惹起歌声兴,信口凭吹短笛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杂诗平韵(其四)

频年剜肉把创医,老至筋骸百不支。

纵欲曝书甘耐冷,岂真煮字免啼饥。

已艰击柝贫而仕,谩说投囊富以诗。

回首半生浑是梦,名心未净亦何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