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脚僧

何年辞故院,足迹遍云天。

有寺皆投宿,逢人便结缘。

木杯穷岁月,锡杖老风烟。

人境元成幻,行藏总是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脚僧的游历生活,充满了禅意与哲思。首句“何年辞故院,足迹遍云天”开篇即展现出僧人的飘逸形象,他不知从何时起离开了熟悉的家园,踏上了漫无边际的旅程,足迹遍及云雾缭绕的山川之间。这种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不仅体现了僧人的勇敢和决心,也隐含着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接下来的“有寺皆投宿,逢人便结缘”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僧人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寺庙,他就会投宿休息;遇到任何人,都会结下善缘。这种随遇而安、乐于助人的性格,不仅体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也彰显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慈悲。

“木杯穷岁月,锡杖老风烟”则通过具体的物品——木杯和锡杖,来象征僧人的生活简朴和修行的漫长过程。木杯代表了生活的朴素,锡杖则是修行的象征,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见证了僧人修行的历程,也成为了他身份的标志。

最后,“人境元成幻,行藏总是禅”这两句是对整个生活的哲学思考。人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包括僧人的行迹和生活,但正是在这样的行藏中,禅意得以体现。禅并不局限于庙宇或仪式,它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是僧人内心世界的反映,也是对宇宙真理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行脚僧生活状态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禅宗智慧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旱(其一)

入秋犹不雨,望已绝三农。

处处忧豺虎,村村祭土龙。

人情皆悯岁,天意岂乾封。

米价腾如此,军储不罢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旱(其二)

上天未悔祸,四野正皇皇。

溪涧水亦涸,桔槔何处忙。

诛求今正急,谁敢议开仓。

苦乏谋生策,须求辟谷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嵩山寺赠净上人

古寺门空闭,青林紫衲僧。

风传斋后磬,雨暗座前灯。

经不念中品,禅能参上乘。

夜深谈半偈,无愧佛图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芝山寺逢游元封兼怀宗振

当年曾一面,此夜遇禅居。

乍见不相识,惊看鬓渐疏。

阿咸元自达,痴叔竟何如。

别后馀玄草,毋忘寄敝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