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初园八咏(其二)归愚庄

平生功名心,世路多崎岖。

年来忝闻道,何者非夷涂。

庄后桑百本,庄前芋数区。

草屋三四间,榆柳八九株。

僮仆足使令,鸡犬应指呼。

商钮向我言,官岂不足欤。

如何天壤间,不容七尺躯。

忘身百事懒,忘心一物无。

忘已又忘物,兀然同太虚。

不皦亦不昧,无毁亦无誉。

不向醉乡醉,即归愚谷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通过描述一个宁静、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首句“平生功名心,世路多崎岖”,开篇便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功名的渴望与现实道路的艰难,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接着,“年来忝闻道,何者非夷涂”表达了诗人通过学习和领悟,认识到世间一切皆可视为平坦之路,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接纳。

接下来的几句“庄后桑百本,庄前芋数区。草屋三四间,榆柳八九株”,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田园景象,桑树、芋田、草屋、榆柳,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命力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僮仆足使令,鸡犬应指呼”则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便利与和谐,家中的仆人和动物都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家园的构建和管理。

“商钮向我言,官岂不足欤”一句,通过与商钮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看法,认为官职并非人生的全部价值,体现了他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

最后,“如何天壤间,不容七尺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存在意义的思考,面对广阔的世界,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局限,但紧接着“忘身百事懒,忘心一物无。忘已又忘物,兀然同太虚”则展示了诗人通过自我超越,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空灵,不再为外在事物所困扰,与宇宙融为一体。

“不皦亦不昧,无毁亦无誉。不向醉乡醉,即归愚谷愚”则是对诗人理想生活状态的总结,表明他追求的是内心的纯净与自由,不在世俗的评价中迷失自我,而是选择在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中找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面对世俗与内心冲突时的自我超越与心灵净化的过程,充满了哲思与诗意。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闲闲堂

天运如转毂,日月如循环。

人生天地内,顷刻安得闲。

所贵心无事,心安身自安。

低头拾红叶,仰面看青山。

朝听新泉响,暮送飞鸟还。

清晨了人事,过午掩柴关。

高非出天外,低不堕尘寰。

花落鸟声寂,我处动静閒。

形式: 古风

翠贞亭

修竹百十个,老柏四五行。

日出烟雾散,露叶翻晴光。

时携一壶酒,来此据胡床。

鸟啼白日静,花落春风香。

君看苍翠间,法身露堂堂。

即物元非真,离物又非忘。

掩卷忽大笑,风枝奏笙簧。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伫香亭

今辰复何辰,幽花满中园。

爱此风露香,聊伫屐齿痕。

花残蜂蝶逝,花开蜂蝶喧。

物理有代谢,花枝独无言。

无言还有情,似诉惟空尊。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存。

呼儿具瘿杓,唤妾倾瓦盆。

且尽一日欢,万事不复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琴筑轩

琴筑虽有韵,不鼓则不鸣。

流水无徽弦,使我神虑清。

风月为节奏,是中无亏成。

聊将不俗耳,听此无弦声。

无声非无闻,声自根极生。

隐几以眼听,颓然遗其形。

少焉性空水,灵台湛虚明。

从渠童子见,掷瓦戏清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