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道中

苍山百转见炊烟,茅屋高栖古树颠。

细雨薜萝侵石径,深秋粳稻满山田。

云中望影迷遥岫,草里闻声觉暗泉。

倘遇秦人应不识,只疑误入武陵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间景象。首联“苍山百转见炊烟,茅屋高栖古树颠”以苍茫的山峦和远处升起的炊烟开篇,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茅屋与古树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古朴的乡村风貌。颔联“细雨薜萝侵石径,深秋粳稻满山田”进一步描绘了雨中山径的湿润与生机,以及深秋时节稻田的丰收景象,细腻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丰饶。

颈联“云中望影迷遥岫,草里闻声觉暗泉”则通过云雾缭绕的山峰和草丛中的潺潺水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清幽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尾联“倘遇秦人应不识,只疑误入武陵川”则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理想中的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此地的美丽与神秘,让人不禁产生探寻的欲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泊淮上作

枫林望尽见苍山,桐柏飞流入楚关。

潮散海门孤岛出,月明渡口数帆还。

客梦祗惊青琐远,沧波长羡白鸥闲。

闻道淮南多桂树,朝来杖策一相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淮上五日泛湖同蒋别驾世和

青苹袅袅漾微风,轻舸逍遥暂此同。

客里绿蒲惊节换,尊中清酒觉愁空。

一径荻芦行不尽,数洲鱼鸟戏相通。

向晚前川箫鼓发,犹疑风景似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闻复官报寄京师友人

姓名不复挂朝参,鱼鸟由来性所耽。

箧里符经都已废,山中孳草渐能谙。

疏狂自分三宜黜,懒病其如七不堪。

深谢故人推毂意,莫将阳羡比终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代柬寄京中旧游

莫须弹铗叹无鱼,自爱山东构草庐。

雨后乱蛙生敝灶,秋深落叶伴闲居。

身随老圃偏能惯,论学潜夫愧不如。

故人休讶无相讯,中散从来懒作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