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寄张四》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通过深邃的思考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洞察以及对个人生活的反思。
首句“天下风尘日可叹”,开篇即以强烈的感慨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接着,“岂惟西域与南蛮”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动荡不仅局限于边疆地区,而是普遍存在于整个天下,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整体状况的深切关注。
“举世相争蜗角里,此身无事马蹄间”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将世人为了微不足道的利益而相互争夺的情景比作蜗牛角上的战斗,而自己的生活则如同在马蹄间悠然自得,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讽刺以及对自身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的肯定。
“力耕可以得饱食,从仕于今真厚颜”两句,诗人通过对比农耕生活与仕途生涯,指出前者虽辛苦却能获得温饱,后者虽然光鲜但内心可能充满羞愧。这反映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价值的思考,以及对追求物质与精神满足平衡的追求。
最后,“相劝休官勿待漏,卜居终近虎丘山”两句,诗人直接向友人张四发出建议,劝其辞官归隐,选择靠近虎丘山的地方居住,过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关怀,也是诗人自己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和对个人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境界和生活哲学,既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又蕴含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