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书愤》,作者是清代诗人张诰。诗中表达了诗人隐居世外、心怀壮志却难以施展的苦闷心情。首句“屏迹空余世外身”描绘了诗人刻意避开尘世纷扰,过着超然物外的生活;然而,“十年怀抱怅难申”则透露出他内心深处的无奈和无法言说的遗憾。
接下来,诗人通过两个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一是引用张咏的故事,暗示自己虽然追求与众不同,但现实中的世俗偏见使他难以实现理想;二是提到曾参杀人的典故,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自己清白无辜却被误解的境遇。诗人感叹:“虫臂鼠肝无作有,白衣苍狗幻疑真”,意指微不足道的事物也能被人夸大其词,令人真假难辨。
最后两句“伤心只为同心死,说与旁人恐见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他因与志同道合者共患难而感伤,但又担心自己的情感流露会引来他人的指责或不理解。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身处困境但仍坚守信念的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