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泉行宫十咏(其七)鱼罾

渚畔鱼罾得所偿,丰于竿钓俭於纲。

若非云水沧浪意,子莫执中底足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在水边捕鱼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鱼罾捕鱼的过程与特点。首句“渚畔鱼罾得所偿”,点明了地点和捕鱼工具——鱼罾,暗示了渔民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了收获,表达了对渔民勤劳的赞美。接着,“丰于竿钓俭于纲”对比了鱼罾与竿钓、纲捕的不同,强调了鱼罾在获取丰富渔获的同时,又相对节省资源,体现了作者对这种捕鱼方式的肯定。

后两句“若非云水沧浪意,子莫执中底足长”,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云水沧浪意”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而“执中底足长”则是强调了保持中庸之道的重要性。整句话意味着如果捕鱼活动能够顺应自然规律,不破坏生态平衡,那么它就能持续长久地进行下去。这不仅是对渔民智慧和生活方式的赞许,也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捕鱼的场景,还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中庸之道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劳动人民智慧和生活方式的尊重与欣赏。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紫泉行宫十咏(其八)石径

十亩閒园五亩宅,径惟曲折尔能长。

因之悟得行文法,不在纵横在抑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紫泉行宫十咏(其九)竹埭

风处铿然月处虚,几竿窗外足扶疏。

春来紫戢犹包土,已觉干云势有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紫泉行宫十咏(其十)箭厅

驻辇还教集羽林,学文皇习射亲临。

寻常点缀浑馀事,嘉此知予奋武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上元前夕观灯火

翠䍐行春驻紫泉,庆霄恰值上元前。

逢迎节物春郊外,绞缚烟花冻浦边。

玉叶犹铺千顷素,银蟾祇欠一分圆。

明朝赵北临嘉夜,月映冰嬉应倍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