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竹西亭》。诗中描绘了诗人十年后重返竹西亭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又有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十年走尘土,重上竹西亭”开门见山,点明了时间跨度和地点变化,十年的漂泊之后,诗人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回到了竹西亭。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预示了接下来将展开的对眼前景象的细致描绘。
颔联“草木新容态,江山旧典刑”转而聚焦于眼前的景致。草木经过岁月的更迭,展现出新的风貌,江山依旧,但其中蕴含的历史痕迹和人文精神(“典刑”)却让人心生感慨。这两句通过对比新与旧,展现了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历史文化的恒久魅力。
颈联“狂风扫毒暑,落月伴疏星”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动态画面。狂风驱散了夏日的酷热,落月与稀疏的星辰相伴,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宁静的氛围。这一联不仅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解脱与平静。
尾联“认取扬州路,荒城一抹青”收束全诗,诗人似乎在思考着更深远的问题。他认出了通往扬州的道路,而眼前的荒城则以一抹青色勾勒出希望的轮廓。这一句既是对现实的描述,也是对未来可能性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西亭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的融合,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时间、空间、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