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熙宁十年南郊皇帝归.青城用降仙台一首

清都未晓,万乘并驾,煌煌拥天行。

祥风散瑞霭,华盖耸,旗常建,耀层城。

四列兵卫,爟火映、金支翠旌。众乐警、作充宫庭。

皦绎成。绀幄掀,衮冕明。妥帖坛陛霄升。

振珩璜、神格至诚。云车下冥冥。储祥降嘏莫可名。

御端阙、肸号敷荣。泽翔施溥,茂祉均被含生。

形式: 词牌: 导引

翻译

清晨的皇宫还未醒来,众多车辆并驾齐驱,辉煌地环绕着天道而行。
吉祥的风儿吹散了祥瑞的云雾,华丽的车盖高耸,旗帜飘扬,照亮了层层城楼。
四周排列着严密的士兵,烽火映照着金戈翠旗。各种音乐声响起,充满宫廷的氛围。
仪式庄重,深蓝色的帷幕揭开,皇帝身着龙袍光彩夺目。他登上祭坛,虔诚地举行仪式。
摇动着玉佩和符瑞,神灵的恩典真诚降临。神秘的云车从天而降,吉祥降临无法言喻。
皇帝驾临正殿,威严的声音传播荣耀。恩泽广泛施予,福祉均匀地覆盖众生。

注释

清都:清晨的皇宫。
万乘:形容众多车辆。
煌煌:辉煌灿烂。
祥风:吉祥的风。
瑞霭:吉祥的云雾。
储祥降嘏:吉祥降临,祝福降临。
御端阙:皇帝驾临正殿。
泽翔施溥:恩泽广泛施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庆典活动,很可能是皇帝举行的祭祀或巡幸仪式。开篇“清都未晓,万乘并驾,煌煌拥天行”一句,就设定了一个宏伟壮观的场景:在黎明前的京城,一大批车辆同时出发,队伍浩浩荡荡,好像连绵不绝地占据了整个天空。

诗中使用了一系列华丽的词汇,如“煌煌”、“耸”、“耀层城”等,来形容仪仗队伍和皇帝车驾的壮观。同时,“祥风散瑞霭”、“华盖耸”、“旗常建”等语,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吉庆、庄严的气氛。

“四列兵卫,爟火映、金支翠旌”一句,则描写了皇帝车驾周围严密的护卫和装饰。诗中还提到了音乐(“众乐警、作充宫庭”)和祭祀活动(“妥帖坛陛霄升”),显示出这是一场极为隆重的仪式。

最后,“云车下冥冥。储祥降嘏莫可名”两句,可能在描绘皇帝车驾缓缓行进的情景,以及祈求神灵降福的意愿。全诗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宏大、庄重且充满祥瑞气息的场面。

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皇权及其仪式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盛世景象的描绘技巧。然而,由于这首诗缺乏具体的情境指示和人物动作,读者需要在想象中补充完整的画面。这也正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以少胜多”的艺术特色。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明堂(其一)导引

膺乾兴运,辰火正心房。宗祀继文王。

典容希阔成昭备,彬郁亶晖光。

因心崇孝申郊侑,内外罄斋庄。

神灵欢嘉昌绵瓞,受福介无疆。

形式: 词牌: 导引

导引.别庙

蓬莱邃馆金碧照三山。真境胜人间。

秋风又见芭蕉长,遗迹在人寰。云轩一去杳难攀。

斑竹彩舆还。深宫旧监闻箫鼓,怅望惨朱颜。

形式: 词牌: 导引 押[删]韵

章献明肃皇后章懿皇后升祔.导引(其一)庆历五年二曲

受遗仍几,负扆拥文明。勤翼助持盈。

徽音不独流笙管,青册更峥嵘。羽軿上汉玉衣轻。

隙驷去无程。宸心追远严成配,亿世乡粢盛。

形式: 词牌: 导引

导引.真宗加上谥号册宝.庆历七年

圣真下武,淳烈缉丕隆。绝瑞与天通。

封山育谷声名举,仙驭邈轩龙。腾金篆玉显成功。

业业承垂鸿。惟皇孝述光前志,保祐福来同。

形式: 词牌: 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