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黎献悼念赵秋晓的作品,表达了对亡友才学的敬仰以及对其去世的深深哀痛。首句“岭海英游少”感慨赵秋晓在偏远地区的杰出人才稀少,暗示了他的不凡;“诗书旺气衰”则揭示了读书人风气的式微,暗指赵氏的学术影响力可能正在减弱。
“先生今不起”直接表达了对赵秋晓去世的悲痛,言辞沉痛;“后死竟安归”则设想自己死后无法再与赵秋晓相见,流露出无尽的哀思。“文曲星何暝”以天文学中的文曲星比喻赵秋晓的才智,感叹其光芒已逝;“灵光赋又非”进一步强调赵氏才华不再,令人惋惜。
最后两句“儒宗真可憾,岂但哭吾私”直抒胸臆,痛惜儒家宗师的陨落,不仅仅是个人的损失,更是整个学术界的遗憾,表达了诗人对赵秋晓的深切怀念和个人情感的共鸣。整体而言,此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故人的深情缅怀和对学术传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