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邵文纶三登怀远青云楼眺荆涂两山作(其一)

长淮东下两山尊,天作巍峰壮此门。

金简承华开日月,元圭拜手奠乾坤。

侨名已变当涂国,遗迹犹传禹会村。

间话怀襄溯前烈,直疑疏凿尚留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邵文纶一同登临怀远青云楼,眺望长江两岸的荆涂两山的壮观景象。首句"长淮东下两山尊",以比喻手法,将两山比作尊贵的君王,显示出山水的雄伟气势。次句"天作巍峰壮此门"进一步强调山峰的高大,仿佛是上天特意塑造的壮丽门户。

第三句"金简承华开日月",通过"金简"和"承华",象征着皇家的威严和光明,暗示山峰如同承载天地精华的日月,增添了神秘色彩。"元圭拜手奠乾坤"则借"元圭"(古代象征帝王的玉器)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天地秩序的尊重。

接下来,诗人提到"侨名已变当涂国,遗迹犹传禹会村",点出历史变迁,虽然地名有所改变,但禹会村的传说仍然流传,体现了历史的延续和文化传承。

最后两句"间话怀襄溯前烈,直疑疏凿尚留痕",诗人与朋友交谈中追忆过往英雄事迹,感叹这些壮举似乎还留有痕迹在眼前,表达了对先贤的缅怀和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融入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体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感寄托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0)

周仪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嘉庆九年举人。官凤翔知县。为官廉洁。文宗六朝,诗学汉魏三唐。与同里陆继辂、李兆洛齐名。有《芙椒山馆诗集》

  • 字:伯恬
  • 籍贯:江苏阳湖
  • 生卒年:1777—1846

相关古诗词

偕邵文纶三登怀远青云楼眺荆涂两山作(其二)

帝乡甥馆已难寻,原隰畇畇直到今。

童律无功宜有罚,防风后至亦何心。

荒墟庙貌成萧瑟,泽国山图想播琴。

嗣服钧台带遥甸,史臣犹侈说辛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答许明经

荆山山前三日雪,老树奇僵竹枝折。

县南许子寒闭门,惠我新诗句清绝。

玄言如环笔如铁,论说波翻思云谲。

琅琅掷地金石坚,诩诩回春肺肝热。

宣州栗炭红地炉,步廊深幕交流苏。

十千美酒二八姝,风力不到年光殊。

不如此诗温且腴,暖气袭我心神愉。

窗前坐对两峰白,恍是吉贝铺天衢。

秦淮八月胜流集,一万人中与君揖。

花光两行尽回首,山翠四围皆拱立。

此时奇气不可当,龙剑矢矫空天翔。

长风挂帆去无迹,江水漠漠烟苍苍。

晨星萧条怅何及,十六年来成瞬息。

去年重见蒋山旁,已改故人须鬓色。

今来访君卞和洞,抱璞前机有余痛。

酒酣慷慨话昔游,尚觉飞腾意殊众。

栖隐聊为小言赋,乘时合奏河清颂。

不见枯原草色新,东风已破春池冻。

形式: 古风

扬州别宋学博家进士

十年不听广陵箫,浅醉重寻旧板桥。

忽尔伤心成雨别,可能奇气为花消。

红窗悄夜欢愁梦,碧月春江上下潮。

仍是扁舟送归客,熟梅风里过金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间行

间阶苔聚绿纹生,单袷迎风曳履行。

休处歌商同古调,几时荷笠事归耕。

蝶衣黏雨飞回重,蛛网随阳补缀轻。

长日增长衰鬓短,那能含影佩苍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