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成宴二首(其一)

万舞葳蕤远缀班,天魔十八杳难攀。

声腾夷夏驩呼里,气合君臣际会间。

袍染垆烟当扆拜,帽欹墀日戴花还。

年来自愧阶频进,坐捧瑶觞却厚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庆典宴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庄重与热闹氛围。首句“万舞葳蕤远缀班”以“万舞”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众多舞蹈者的舞姿繁复而华丽,如同繁星点缀在夜空之中,既展示了舞蹈的壮观场面,也隐喻了庆典的盛大。接着,“天魔十八杳难攀”一句,巧妙地将神话中的天魔与现实中的宴会参与者相联系,暗示宴会之高雅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对宴会参与者才能与地位的高度赞扬。

“声腾夷夏驩呼里,气合君臣际会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热烈气氛和和谐氛围。夷夏之音汇聚,君臣欢聚一堂,不仅体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更展现了统治者与臣民之间的和睦关系。这里的“驩呼”和“际会”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宴会上的欢声笑语和团结一致的情景。

“袍染垆烟当扆拜,帽欹墀日戴花还”则细致描绘了宴会中人物的装扮与行为。袍服被烟雾染色,恭敬地向皇帝行礼;帽子倾斜,在阳光下戴着鲜花,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庄重,也体现了参与者对皇权的尊重以及个人的风雅品味。

最后,“年来自愧阶频进,坐捧瑶觞却厚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提升的谦虚与自省。尽管地位不断上升,但诗人仍感到惭愧,坐在宴席上举杯时,内心充满了羞涩与感激。这种谦逊的态度,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高尚情操和对权力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描绘了一次隆重而充满和谐氛围的宴会场景,展现了明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与人文精神。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庆成宴二首(其二)

曈昽曙色自东方,玉殿分行坐两旁。

百辟趋跄同虎拜,九重肃穆俨龙光。

卿云近日偏流彩,积雪先春早应祥。

大祀礼成歌既醉,年年正月纪春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贺李谕德子阳五十得子

一颗名珠入掌中,世间万事总堪空。

啼声惯试非凡种,瑞气先占隐若虹。

梁灏科名犹可绍,窦家世泽未应穷。

莫嫌五十为人父,比似尧夫尚可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玉汝春寒有感

世事惟将冷眼看,病身药物不离丸。

七年尚及三年艾,一日其如十日寒。

却老有方须指授,觅心无处倩谁安。

春来是物争新巧,古井依然不作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海月庵观镫

新样惊看出洱河,九华光彩未云多。

时开王月春犹浅,会在公家岁独多。

云母障开星乱点,天机文断水微波。

九衢车马人人乐,不饮其如此夜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