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府同知黄侯名其读书之室曰广居

隘夫护藩畛,得少便有馀。

达士心旷然,清明如太虚。

海岳陈鼎俎,羲驾走轩车。

唯诺无不行,尚怀豚与鱼。

嗟兹山城氓,憎长逮其胥。

好语朝索茅,怒攻昼攘裾。

侯来未数月,眉头笑舒舒。

退食扫一室,焚香展群书。

举头窗楹间,有榜揭广居。

力行守仁义,邹公不欺余。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狭窄的道路守护着边界,哪怕得到一点就感到满足。
通达的人胸怀开阔,心境清明如浩渺的天空。
大海高山如同大宴上的菜肴,羲皇般的贤者驾车驰骋。
答应的事没有不做的,心中还念着豚鱼这样的小事。
感叹这山城的百姓,厌恶长久的统治者。
早上喜欢谈论茅草,白天则愤怒地争论。
侯官来了没几个月,他们的眉头已经舒展开。
回家后打扫一间屋子,点燃香炉翻阅各种书籍。
抬头看向窗棂之间,公示牌上展示着广大的住所信息。
他们努力实践仁义,就像邹公一样诚信待人,不会欺骗我。

注释

隘夫:狭窄道路的人。
藩畛:边界。
达士:通达的人。
太虚:浩渺的天空。
海岳:大海高山。
鼎俎:大宴菜肴。
羲驾:贤者驾车。
山城氓:山城百姓。
逮其胥:长久的统治者。
索茅:谈论茅草。
攘裾:争论。
眉头笑舒舒:眉头舒展。
退食:回家后。
焚香:点燃香炉。
群书:各种书籍。
榜揭:公示。
广居:广大的住所。
力行:努力实践。
邹公:邹忌公。
不欺余:不会欺骗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所作,题为《信府同知黄侯名其读书之室曰广居》。诗中,作者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境界。"隘夫护藩畛,得少便有馀",形象地批评那些目光短浅之人,只看到眼前的小利。而"达士心旷然,清明如太虚",则赞美通达之士心境开阔,如同明净的天空。

接下来,诗人运用比喻,将大海、高山比作大宴的场所,太阳神羲和驾驭着车驾,象征着读书人的学识和追求。"唯诺无不行,尚怀豚与鱼",表达读书人言行一致,即使微小之事也尽心尽力,不忘仁义之道。

诗中对山城百姓的描述,揭示了他们对官府的复杂情感,既有所求又有所怨。然而,黄侯的到来带来了变化,"侯来未数月,眉头笑舒舒",百姓的愁眉苦脸变为笑容满面。黄侯退朝后,"退食扫一室,焚香展群书",展现出他热爱学习、修身养性的形象。

最后,诗人以榜文揭示黄侯的美德,他坚守仁义,如同邹公一般令人信赖。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赞扬了黄侯的高尚品质和读书之室的深远意义。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山下行

南山高,北山高,行人山下闻叫号。

旁山死者何姓氏,累累骸骨横林皋。

鸟喧犬噪沙草白,酸风十里吹腥臊。

中有一人称甲族,蔽膝尚著长孺袍。

不知婴触为何罪,但惜贵贱同所遭。

妻求抱尸诸子哭,魂气灭没埋蓬蒿。

人言杀身由货宝,山村岂得皆权豪。

一言不酬兵在颈,性命转眼轻鸿毛。

龙争虎斗尚未决,六合一阱何所逃。

振衣坐石望太白,寒林夜籁声溞溞。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南岩留宿分韵落字

游观值暄秋,饮狎得嘉客。

嵌岩复在眼,徘徊忘还郭。

款款坐向疲,喧喧笑多谑。

短檐近见出,窦乳时闻落。

防闇燎蒸薪,惊虚摇鼓铎。

僮憨榻露处,僧驯茗频瀹。

竟隐谅未能,羡彼高栖雀。

形式: 古风

春日城南闻禽鸟声喧甚为赋二十二韵

今日春气至,新禽各啁嘲。

岂无好唇舌,入耳何怓怓。

雊鹆最多端,能以巧自殽。

黄头亦翾给,微吭和且调。

无计颇滑熟,乌鸦与鹪鹩。

自馀不知名,喧呼杂竽箫。

黑衣猥雄黠,昼动固非枭。

均为乐其性,幸此风日朝。

城南六七曲,荒园绕榛茅。

我来感物变,何异在山郊。

惟闻黄鹂至,不闻叫交交。

当由恋幽谷,畏寒还避嚣。

群英盖壤内,小大一逍遥。

得气不足悦,触情遂相辽。

乘墉少年儿,挟弹欲见邀。

所规不满掬,翻令污厨庖。

鹰鹘势险薄,爪长尤善捎。

同群自戕击,此祸极无聊。

深藏务远晦,尚惧形色招。

危机布平陆,况乃纵轻僄。

悲怜复譬释,当鸣讵为妖。

但怀道傍树,信美非其巢。

形式: 古风

春愁曲次刘正仲韵

山翁隐居雁苍谷,春树年年为翁绿。

耕休坐树作劳歌,山光水影相徵逐。

歌成无人祗自娱,行人颇怪歌声殊。

循踪历历见井舍,恐是避秦来此居。

花烟溟濛乱晴雨,山前仓庚后杜宇。

客来不喜亦不惊,但道寒暄无俗语。

山中今岁是何年,黄旗徵树装楼船。

浅村已尽到深谷,逢人未说先凄然。

忧来宛转歌不已,我树非材端后死。

五陵当日蓊如云,如今何处悲风起。

山南老农亦不忧,机浅不为妻子谋。

日高饭饱牛背坐,日晚放牛溪上游。

人生逐名被名误,十年车马长安路。

长安路绝云雾昏,归来弃笔寻农具。

旧游年少难与随,梦境一笑难重追。

惟有剡源穷掌固,相思望断西天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