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其二十一)咏古庙

古庙知何代,萧萧秋日荒。

丹青既剥落,香火亦凄凉。

怪鸟号深林,饥鼠窜空梁。

残碑土花蚀,蔓草过人长。

蛛丝网破牖,蜗牛上颓墙。

神理有消歇,人事焉足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历经沧桑的古庙在秋日里的荒凉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庙的破败与衰败之态。首句“古庙知何代”便引人遐想,庙宇的历史之悠久,年代之久远,让人不禁对它的过往产生好奇。接着,“萧萧秋日荒”一句,直接点明了季节与环境氛围,秋风萧瑟,庙宇显得格外荒凉。

“丹青既剥落,香火亦凄凉”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古庙的破败景象。曾经鲜艳的壁画(丹青)如今已剥落,香火不旺,庙宇显得冷清而凄凉。这种对比强烈,凸显出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

“怪鸟号深林,饥鼠窜空梁”则通过动物的活动,侧面烘托出古庙的荒凉与孤寂。怪鸟的哀鸣,饥饿的老鼠四处逃窜,这些生动的细节,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古庙之中,感受到一种说不出的悲凉与寂寞。

“残碑土花蚀,蔓草过人长”两句,将视线从庙宇内部转向外部,残破的石碑被岁月侵蚀,长满青苔,茂盛的野草甚至超过了人的身高,进一步强化了古庙的荒废与无人问津的状态。

最后,“蛛丝网破牖,蜗牛上颓墙”以蜘蛛网和蜗牛的活动为喻,形象地表现了古庙的衰败与荒废。蛛丝网在破窗上,蜗牛爬上了颓墙,这些微小的生命活动,却映射出庙宇的衰败与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古庙的破败景象,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古庙的荒凉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619)

孙承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其二十二)咏荒冢

狐兔窜古穴,荆榛长荒丘。

西风吹白杨,疏雨洒松楸。

樵夫朝出歌,牧儿暮来游。

宰木给斧斤,刍荛饱羊牛。

寂寞掩泉台,千古魂幽幽。

更无祭扫人,空馀断碑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其二十三)咏边塞

穷边秋气早,六月飞霜华。

胡儿弓力强,马蹄蹴风沙。

黄云连白草,极目天无涯。

孤城控险阨,令严寂不哗。

凄风传画角,落日悲鸣笳。

征人于此际,谁不动思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题画兰棘

美人羞自献,空谷抱幽贞。

翛然绝尘俗,谁结岁寒盟。

荆棘岂不茂,眷焉昧平生。

徘徊日将晚,慨矣思灵均。

形式: 古风

梅庄诗

幽怀厌尘俗,芟芜辟新庄。

庄居何所有,寒梅有孤芳。

乾坤摇落时,见此姑射妆。

英英缀琼佩,灿灿明珠裳。

纷纷挂凉月,隆隆映朝阳。

岂无桃与李,俗恶非所臧。

兰蕙岂不好,弱质易摧伤。

何如此花魁,劲节飘寒香。

主人冰玉姿,对此形神忘。

亦有山中侣,时来共徜徉。

既读广平赋,亦咏逋仙章。

未言调鼎鼐,且共尝冰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