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梁以蘅所作的《奉寄兄》。诗中描绘了兄弟离别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愁绪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兄弟此为别,江山几度愁”,开篇即点明主题——兄弟间的离别,引发了对江山变迁、人事无常的感慨。这里的“愁”字,不仅指离别的哀伤,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无奈与感伤。
颔联“猿啼千里夕,雁叫一声秋”,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渲染离别的氛围。猿猴在傍晚时分的啼叫,仿佛是在诉说着不舍与哀怨;南飞的大雁发出的一声长鸣,则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迁徙的艰辛。这两句以动衬静,以自然界的悲鸣反衬出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
颈联“颜色何因觅,音书仍未收”,表达了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诗人询问为何无法找到对方的身影,又为何没有收到对方的音讯。这不仅是对现实的困惑,也是对未来的担忧,体现了深深的牵挂与期盼。
尾联“天涯共多难,别绪更悠悠”,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尽管身处天涯海角,面对诸多困难,但兄弟之间的离别之愁却更加悠长。这句话既是对兄弟间深厚情感的肯定,也是对人生旅途上种种不易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兄弟离别为线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离别之痛、思念之苦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