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月夜书怀十八韵

沧海生明月,凭高欲问天。

诗书尘满积,事业镜虚圆。

失策哀群盗,藏身愧昔贤。

世情真卤莽,吾道竟沈绵。

素蚁难消恨,金丹不驻年。

放歌成漫兴,儒术索真诠。

屈辱宁论命,蹉跎待息肩。

自伤飘雨翮,不复逞霜拳。

枕席江湖外,交亲记忆前。

壮怀悲老矣,佳节叹徒然。

抱病登孤阁,何心泛小船。

秋风殊渺渺,宿雨自娟娟。

清切团甘露,伶俜坠粉莲。

巨鱼吹浪静,细草杂花妍。

径曲回红烛,林疏起白烟。

几家砧杵急,永夜客愁悬。

地迥星河阔,城深鼓角偏。

只今多战伐,何计稳宵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进在季秋月夜抒发内心情感之作。全诗以“沧海生明月”开篇,描绘出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引人入胜。接下来,“凭高欲问天”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考与追问。

“诗书尘满积,事业镜虚圆”,诗人感叹自己的学问积累与事业追求似乎都如镜中之影,虚幻而不实。接着,“失策哀群盗,藏身愧昔贤”,表达了对时局动荡、自身策略失误的哀叹,以及对过去贤者的敬仰与自我反省。

“世情真卤莽,吾道竟沈绵”,诗人对世事的粗鲁与混乱感到无奈,同时对自己的道路感到迷茫和疲惫。接下来,“素蚁难消恨,金丹不驻年”,通过自然界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无法摆脱遗憾的感慨。

“放歌成漫兴,儒术索真诠”,诗人试图通过歌唱来排遣内心的忧郁,但又在寻求儒家学说的真正意义。接下来,“屈辱宁论命,蹉跎待息肩”,表达了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境,诗人选择接受而非抗争的态度。

“自伤飘雨翮,不复逞霜拳”,诗人以鸟羽和霜拳为喻,形容自己如同被风雨摧残的鸟儿,不再能展现昔日的雄姿。最后,“枕席江湖外,交亲记忆前”,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过往生活的回忆。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比喻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7)

沈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从子良诒

杜门二月寒长晦,懒起支筇雪未晴。

不信野桥催柳放,已看春草过墙生。

香烧碧笋溪鱼美,响落银瓶竹叶清。

赖得此身仍健在,暮年书史最关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过拂水山庄

苍岩拂水水烟荒,红豆歌辞罢女郎。

碧叶有阴都碍日,暮云无雨独归廊。

津梁谩说能超海,碑碣从今失擅场。

解尔春风池上絮,似曾飞入野花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重过指月庵

野棠花落水围村,碧映晴沙月一痕。

棋局动随非逸老,松寮依止是閒门。

江湖浪起蛟龙恶,诗卷人收岁月存。

闻到徐塘原旧里,不应此地有归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西洲曲

流水石桥边,西洲定何处。

不见采莲人,月照门前树。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