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钱塘二首(其一)

潮生西浦未全平,顷刻潮回岸有声。

落日人从官渡去,西风谁识此时情。

不如吴越中流尽,赢得江山老眼明。

试问古今沙上路,几回相送复相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潮水在西浦还未完全退去,瞬间潮水又回涌,岸边响起声音。
夕阳下人们从官渡离开,西风中谁又能理解此刻的心情呢?
不如在吴越的江水中畅游到底,这样可以让双眼饱览江山直到老去。
试着问问古往今来的沙滩上的路,有多少次是相送又有多少次是相迎。

注释

潮生:潮水上涨。
西浦:地名,可能指河流或湖泊。
顷刻:片刻。
潮回:潮水回涌。
岸:河岸。
落日:傍晚的太阳。
官渡:古代渡口。
西风:秋风或来自西方的风。
此时情:此时的心情。
不如:不如选择。
吴越:古代中国地区名,包括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
中流:江河中央。
老眼:老年人的眼睛。
试问:询问。
古今:自古至今。
沙上路:沙滩上的道路。
相送:送别。
相迎:迎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潮汐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潮生西浦未全平"写出了潮水在西浦处初起,尚未完全涨满的情景。次句"顷刻潮回岸有声"则进一步描绘潮水退去时发出的声响,暗示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韵律。

第三句"落日人从官渡去"以落日余晖映照下人们过官渡的场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含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第四句"西风谁识此时情"借西风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无人理解的情绪。

第五、六句"不如吴越中流尽,赢得江山老眼明"表达了诗人宁愿在江水中漂泊,也不愿在尘世中老去,希望能保持对江山美景的清晰洞察,体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最后一句"试问古今沙上路,几回相送复相迎"以沙上路象征历史长河,询问自古以来有多少次潮水的涨落见证了人们的离别与重逢,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钱塘江潮汐和人物活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历史的沉思,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紫芝图

坐诵行歌忆紫芝,江南有愧断肠词。

后于王母三千岁,始见商山十二枝。

日上宝光应倒射,柱间甘露足华滋。

吾乡岁晚滩声小,忠孝波澜断在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落花

阆苑春归去,愁人有落红。

锦茵铺地密,蝶梦绕枝空。

素艳随流水,馀香散晓风。

日斜深院静,不见卖花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谢殿撰挽词二首(其二)

盛德真无愧,吾生亦有涯。

千金故人寿,两部习池蛙。

磊落思前辈,交游念故家。

新阡在何许,目断莫云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谢殿撰挽词二首(其一)

政自渊源出,声连海岳清。

固应身列宿,何意晚专城。

一代称遗直,诸公畏老成。

棠阴几人泪,端复为谁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