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徐澄斋太史

倦飞孤鹤下烟霄,劫外灵光见后凋。

海舶云旗归万里,经筵雪鬓待三朝。

老馀秃管论删述,病卜青山卧寂寥。

谁为元亭重载酒,满江枫叶荡寒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此诗《挽徐澄斋太史》由清代诗人蔡寅斗所作,通过对“倦飞孤鹤”、“劫外灵光”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哀悼之情。

首句“倦飞孤鹤下烟霄”,以“倦飞孤鹤”比喻逝者,形象地描绘了其在世间的疲惫与孤独,仿佛一只疲倦的鹤,最终归于宁静的烟霄之中。这既是对逝者一生辛劳的感慨,也是对其灵魂得以安息的祝愿。

次句“劫外灵光见后凋”,“劫外灵光”象征逝者超脱世俗的智慧与精神光芒,“后凋”则暗喻其虽离世,但其精神之光仍能照亮他人,如同松柏之树,即使在严冬之后依然坚韧不拔。这一句表达了对逝者精神遗产的敬仰与传承。

“海舶云旗归万里,经筵雪鬓待三朝”,通过“海舶云旗”和“经筵雪鬓”的对比,展现了逝者生前的远大抱负与后人对其的期待。前者象征其宏图大志,后者则暗示其对学问的追求与对后世的影响。这两句不仅描绘了逝者的人生轨迹,也寄托了人们对逝者未来的怀念与期许。

“老馀秃管论删述,病卜青山卧寂寥”,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逝者晚年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通过“秃管”、“删述”、“病”、“青山”、“寂寥”等词,展现了一位学者在晚年面对疾病与孤独时,仍然坚持学术研究的精神风貌。这不仅是对逝者人格的赞美,也是对其不懈追求知识与真理的颂扬。

最后,“谁为元亭重载酒,满江枫叶荡寒潮”,以“元亭”为典故,表达了对逝者墓地的怀念与祭奠之情。满江枫叶与荡漾的寒潮,既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逝者离世后,其影响如枫叶般飘散四方,触动人心的隐喻。这句诗将自然景观与情感交融,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悠远的意境,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怀念。

综上所述,《挽徐澄斋太史》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情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也蕴含了对人生、学术、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4)

蔡寅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五人墓

西市敏霜日,南躔贯索中。

歌诗忧《板荡》,占象叹《屯蒙》。

国柄归旁落,刑馀蔽主聪。

衣冠婴赤族,屠狗叫苍穹。

竟触貂珰怒,谁怜骨鲠忠。

捐生片语易,仗义五人同。

道直心宁悔,名存死不空。

招魂堤水上,葬骨虎丘东。

墓草侵阶绿,山鹃带血红。

要离三尽土,千古共英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移木芙蓉植后圃

吟罢楚客辞,逍遥向园圃。

缅彼拒霜花,一枝移带雨。

我生同弱植,终当委草莽。

况兹摇落辰,孤芳谁搴取。

浅土托根荄,松菊聊为侣。

形式: 古风

月夜黄姑滩露坐简山中一二知己

明河争无波,憩息爱幽境。

良游值杪秋,佳趣心各领。

颓阳匿馀晖,微月扬清景。

草中僧独归,烟际钟初静。

霜林飒有声,风壑悄多警。

怅与赏心违,长谣一延颈。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闽中九日寄吴中诸兄弟

海天万里独登台,佳节空嗟白发催。

愁绝雁声从北至,苍然秋色自西来。

霜清乌石蛮烟豁,潮落金崎越艇回。

遥忆故园兄弟在,几人同把菊花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