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桃源尉赵谦之

桃源洞口送春归,欲换渔蓑傍钓矶。

火着高林鸦又散,弦鸣中泽雁还飞。

萧萧空雨晨光润,耿耿笼灯夜色微。

休对痴人呆说梦,野花啼鸟恁天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在桃花源的洞口,我目送春天离去,想要换上渔夫的蓑衣,在垂钓的岩石旁停留。
火焰照亮了高高的树林,乌鸦受惊散去;琴弦弹响,湖中的大雁随之飞回。
清晨的雨声潇潇,滋润着空旷的大地,夜晚的灯光朦胧,微微照亮。
不必对着愚笨的人讲述梦幻般的景象,野外的花朵和鸟儿自有它们的生活方式。

注释

桃源洞口:桃花源的入口,隐秘而宁静的地方。
渔蓑:捕鱼用的蓑衣,象征隐逸生活。
钓矶:钓鱼的岩石,常用于隐士垂钓之处。
火着高林:火光照亮树林,可能指夕阳或篝火。
弦鸣:琴弦的振动,可能代表某种音乐或信号。
耿耿笼灯:形容灯光微弱但明亮,照亮夜色。
痴人:形容对现实理解不足或过于天真的人。
天机:自然的规律,这里指大自然的运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送别的场景,诗人在桃源洞口为朋友送行,朋友即将离开,而诗人则留下。"欲换渔蓑傍钓矶"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随着朋友一起去的愿望,但这只是一种虚幻的意愿。

接下来的两句"火着高林鸦又散,弦鸣中泽雁还飞"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景象和生机。火烧高林,可能是指春天农民焚烧枯枝残叶以肥田地,而鸦鸟四处飞散,是春日常见的情景;弦鸣则是箭上的丝线在空中发出的声音,中泽的雁(大雁)回归,也都是春天的象征。

"萧萧空雨晨光润,耿耿笼灯夜色微"两句描绘了早晨和夜晚的景象。早晨细雨带来了湿润的气息,而夜晚则是昏黄的灯火下,环境显得朦胧而神秘。

最后两句"休对痴人呆说梦,野花啼鸟恁天机"则表达了诗人的哲思。诗人劝告不要再向那些痴迷于现实的人说些虚幻的梦想,因为在自然界中,无论是野花还是啼叫的小鸟,都遵循着自然的法则,呈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规律的赞美。

收录诗词(226)

阳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昌朝,字宗骥。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 字:正父
  • 籍贯: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
  • 生卒年:1187-1267

相关古诗词

曹都统诗

胸中陈法久堂堂,卯岁边戎真漫狂。

伫看胜齐归一鼓,未饶破魏说三当。

弓刀早落风云会,衮绣行依日月光。

已撰磨崖碑万字,为君题破碧苔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谒同年许使君德开(其二)

欲造诗坛夺锦标,几回蹑足愧还休。

君提妙律都先手,我漫家吟浪出头。

济世自怜无绝力,叩阍刚道有嘉猷。

先生若动出关兴,便尔挑包逐去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谒夔门桂帅(其二)

志欲商伊学欲颜,寻师梦绕五湖间。

不违誓至仁三月,亲炙宁辞雪万山。

流海浪浮蜗战角,排云应许豹窥斑。

还丹知换尘凡骨,趁得先生未出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喜雨贺黄叔厚判县

去年精祷雨随至,今日熏香雨便来。

人事只从无伪见,天心端可至诚回。

溜匙即此知翻雪,枵腹何由更隐雷。

若使边臣充此意,凶残到处岂难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