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其三)

春入西园,数重花外红楼起。倚阑金翠。

人在非烟里。风月佳时,蓬岛开平地。笙歌沸。

画桥灯市。一夜惊桃李。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王庭圭的《点绛唇·春入西园》,展现了一个生动的春夜宴会场景。诗人通过“春入西园,数重花外红楼起”一句,描绘出春天的气息已经进入了西园,而那里的花朵层层叠叠,远处的红楼高耸而立。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预示着宴会的奢华与热闹。

“倚阑金翠”则具体形象地表达了女性的装饰和气质,她们或许正在倚靠栏杆,佩戴着精致的金饰,显得格外灵动。紧接着的“人在非烟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宴会中人的活跃与欢乐,而不是沉浸于烟花之中。

接下来的“风月佳时,蓬岛开平地”描绘了一幅诗意盎然的画面。春夜良辰,似乎连荒凉的小岛也变得生机勃勃,开阔如同大地一般。这个场景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反映了宴会的气氛达到了一个高潮。

“笙歌沸”、“画桥灯市”,则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描绘了宴会的热闹。笙是一种古代乐器,词中通过“沸”的动态性状语,传递出音乐如涌泉般流淌的情景。而“画桥灯市”,则是对夜晚美丽光影的描绘,既突出了宴会的地点是在一座精致的桥上,也映衬出整个场所的繁华与明亮。

最后,“一夜惊桃李”则以桃李比喻春天中的花朵,通过“惊”的用词,强调了宴会给人带来的震撼和美好。这个春夜,宴会不仅让在场的人们惊叹,也似乎让整个春天的生命力得到了极致的释放。

总体来看,这首《点绛唇》通过对春夜宴会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其一)

花外红楼,当时青鬓颜如玉。淡烟残烛。

醉入花间宿。白发相逢,犹唱当时曲。当时曲。

断弦难续。且尽杯中醁。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桃源忆故人.辰州泛舟送郭景文、周子康赴行在

催花一霎清明雨。留得东风且住。两岸柳汀烟坞。

未放行人去。人如双鹄云间举。明夜扁舟何处。

只向武陵南渡。便是长安路。

形式: 词牌: 桃源忆故人

浣溪沙(其二)次韵向芗林

九里香风动地来。寻香空绕百千回。

错惊秋色上崔嵬。

谁识芗林三昧手,能令花落又花开。

返魂元学岭头梅。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一)

薄薄春衫簇绮霞。画檐晨起见栖鸦。

宿妆仍拾落梅花。

回首高楼闻笑语,倚栏红袖卷轻纱。

玉肌微减旧时些。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