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抵彭城渡河

乱山行欲尽,落日大河横。

水长频移渡,堤高半掩城。

黄楼迷处所,白塔最分明。

暝色沙桥路,弓衣数骑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鲍之钟的《晚抵彭城渡河》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行旅的画面。首句“乱山行欲尽”展现了诗人历经山岭跋涉,即将到达目的地的疲惫与期待。次句“落日大河横”,夕阳映照在宽阔的河流上,为画面增添了壮丽的景色。

“水长频移渡,堤高半掩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河流的蜿蜒和城市轮廓,河水悠长,频繁需要渡过,而高高的河堤则隐约遮挡了部分城市的景象,暗示了城市的规模和河流的重要性。

“黄楼迷处所,白塔最分明”是诗人眼中独特的景致,黄楼隐没在暮色中,唯有那座白塔在昏暗中显得格外清晰,成为指引方向的地标。

最后两句“暝色沙桥路,弓衣数骑行”描绘了夜幕降临,月色朦胧,诗人独自或与数骑同行,沿着沙桥小路前行,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坚定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彭城渡口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气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收录诗词(8)

鲍之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谢芗泉侍御金焦放舟图

谢公只爱东山住,未识金焦两点青。

何似称诗狂御史,相将放棹古中泠。

天空铙吹惊秋籁,波静鱼龙避使星。

我自菰蒲惭旧隐,十年孤负草堂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暮抵潭柘寺

峰峰带夕阳,倏已落山背。

参差楼殿影,远山藤萝外。

沿缘白石湾,豁开青莲界。

郁然松桧深,金刹山门大。

撞钟千指集,洗钵诸天会。

遂登般若坛,一览众峰最。

暝色到来迟,苍崖犹可绘。

寻幽非易竟,日夕亦云愒。

一觉到僧床,潺潺枕边濑。

形式: 古风

历游三山大悲诸寺

山深趣不穷,寺古荒亦妙。

我来值秋晚,霜叶红如烧。

径曲遂幽寻,峰明宜远眺。

坡陀上下竺,历落东西庙。

白塔出青林,红亭围碧沼。

苍黄非一状,岩壑各争峭。

崦外递钟声,云中闻语笑。

兴余留不尽,佳处求其要。

返景入空林,濛濛子规叫。

形式: 古风

赠严冬友(其一)

淮南秋杪见飞鸿,萍梗无端接远风。

海内有情吾辈在,天涯多病几人同。

殷勤酒盏违官阁,珍重吟笺托钓筒。

柳色已残梅信早,凭谁折寄慰匆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