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其四)

筑城始议戍,寓兵复言攻。

二年大江南,兵戈在目中。

忧时亦千虑,惟子与我同。

诣阙请长缨,终军本儿童。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开始讨论修建城墙,同时提到要防御和进攻。
两年间,大江南岸战事频繁,眼前尽是兵器和战争。
忧虑时局,思绪万千,只有你和我有相同的担忧。
前往朝廷请求长缨,就像终军当年,他还是个少年就有着报国之志。

注释

筑城:修建城墙。
戍:防守。
寓兵:寓含军队。
攻:进攻。
大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兵戈:兵器和战争。
目中:眼前。
忧时:忧虑时局。
千虑:无数的忧虑。
惟子:只有你。
我同:和我相同。
诣阙:前往朝廷。
请长缨:请求出征,象征献身国家。
终军:汉代将领,以少年出使南越而闻名。
儿童:少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所作的《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其四)》。诗中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赵德庄的共鸣。首句“筑城始议戍”描绘出战争的预兆,暗示了防御工事的建设与军事部署;“寓兵复言攻”则揭示了攻守两面的考虑,显示出复杂的战略思考。

“二年大江南,兵戈在目中”直接点明战争已经持续两年,战事频繁,令人触目惊心。接下来,“忧时亦千虑,惟子与我同”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同时也强调了与赵德庄在忧虑时事上的共同情感。

最后两句“诣阙请长缨,终军本儿童”引用了终军请缨的典故,表达赵德庄年轻时就有报国之志,如同终军一样,即使年少也敢于担当。整首诗通过战争背景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朋友英勇精神的赞赏。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其三)

士苦不自重,贪名乃忘生。

向来望尘子,得车定何荣。

浮云蔽天壤,岂碍日月明。

惟馀金石交,可论藏与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其二)

忆昨钟山来,君亦湓浦去。

今年赴湓浦,钟山复君住。

出处每相似,屡触众狙怒。

毁誉久自定,子贤吾亦庶。

形式: 古风

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其一)

悠悠功名期,苒苒岁月过。

劳生阅半百,仅尔脱寒饿。

山林有夷涂,此责当万坐。

闭门歌阳春,非君谅谁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望灵山

岳镇古所录,兹山谅其遗。

忆从西江来,恍惚欣见之。

初疑春雨晴,云物出怪奇。

稍稍对岩壁,森森面岭奇。

纷纭类列障,散漫如连帷。

磅礴千里间,众景皆奔驰。

颇讶地轴涌,未觉天柱亏。

不让昆崙高,遂使泰华移。

诸峰七十二,磊砢略可推。

骈观拥佛髻,远睇凝蛾眉。

大或覆钟鼎,细亦铦刀锥。

石匮一何高,梯天此为墀。

崩腾铁马群,中有大将旂。

身居万石贵,气压累卵危。

雄杰亦莫状,清深亦馀姿。

蛟螭护绝磴,草木忘四时。

岂知水晶宫,閟藏神所司。

阴崖彼何灵,颈断不敢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