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老君洞

枕漱镵针泉石肓,登临又刮山川目。

太清飞出离宫景,平地分为散仙福。

知津有赖大夫松,避道尤勤居士木。

层峦破晓霞散绮,断岸涵空雾披縠。

界远都归粟粒藏,脉近宁劳杖头缩。

不愁风引轻舟却,更喜村通小径曲。

妙含道德五千馀,迥出洞天三十六。

青牛税驾从懒卧,宝猊回拱长蹲伏。

犹馀砥室灿金星,安用柔宗扶玉局。

岩前日月自朝夕,物外乾坤岂寒燠。

蛇灵必化第须时,豹隐唯邻聊协卜。

共知容与乐无限,谁想绪馀善非独。

两柱擎天寿八荒,一水为霖登百谷。

深嗟晚到偿畴昔,争忍疏游逾信宿。

痴儿浪作谢鲲图,坐进因明天下谷。

形式: 古风

翻译

枕着泉水漱石疗病,登山望远又开阔眼界。
清气从皇宫飞出,美景如散仙的福分降临。
大夫松指引路,居士树让道,格外勤勉。
晨曦中峰峦披上彩霞,岸边空雾如丝绸般缭绕。
遥远的世界仿佛藏在谷粒中,近处无需杖头支撑。
不怕风吹船回,小径弯曲更添欣喜。
这里蕴含五千多条道德法则,胜过三十六洞天。
青牛懒卧,宝兽环绕,静待主人。
砺石间仍有金星闪烁,何需柔弱之物支撑大局。
岩前日月交替,天地之外无寒暑。
蛇灵等待时机变化,豹子隐居只为占卜邻居。
共享悠然之乐无穷,没想到余韵也善行不止。
双柱撑天,长寿八方,一水润泽百谷。
深深感叹迟来的赏识,怎忍心匆匆离去。
愚人妄图绘谢鲲图,坐谈因明却落于下乘。

注释

枕漱:治疗。
镵针:针刺疗法。
泉石:泉水和石头。
登临:登山。
刮:开阔。
山川目:眼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在山中游历的景象和心境,充满了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意趣。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如泉石、山川、霞散、雾縠等,以及对道家修炼之地的形象化表达,如太清飞出离宫景、平地分为散仙福,展现了一个既神奇又宁静的世界。

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于大自然和道法的深刻理解与信仰,以及对生活在此环境中的修炼者如知津大夫松等人的尊敬。同时,通过“迥出洞天三十六”一句,可见诗人对道家传说中所说的洞天福地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向往。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的融合与和谐,以及追求精神自由与快乐无限的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超脱,是一篇颇具道家思想色彩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1)

张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睢阳五老图

驷马鲜能容白发,万钉终不润黄垆。

乌靴席帽红尘里,幻出睢阳五老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不见片云头上黑,顿添一夜鬓边霜。

形式: 押[阳]韵

莫愁村

纷纷花雨暗江头,隔岸烟村唤莫愁。

艇子只今谁是主,方知身世是虚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大涤洞天留题

浮云飞动浑非真,饱看山水浴精神。

行空未驾青田鹤,持杯欲饷采薇人。

醉中往往红生面,是是非非都不见。

只言学诗与学仙,此道如今绝如线。

形式: 古风